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四"后期周作人提出精神沙漠化的命题,开始积极发展新的生活,并培养新的精神能力.新的精神能力包括想象力、好奇心,以及"惊异的能力"等.周作人认为这些精神能力在中国是完全缺失的,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粗鄙、实利化的现实环境对国人精神的严重损害与社会对这些精神能力的漠视、否定,以及国人的求生意志的缺乏与国民性的严重堕落等.基于此,周作人主张从改造国人精神着手,对中毒已深的成人社会进行精神上的疗治,待精神病症得以疗救后,再以空想的作品培养这些精神能力.  相似文献   
2.
惊异与艺术创新关系哲性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哲学认识论视角看,惊异是人类在探求新知的文明进程中处于否定状态时所呈现出来的具有巨大审美张力和艺术创新空间的前知觉状态。从艺术创造角度看,惊异是艺术创新的内驱力,是艺术创新的源泉,是艺术兴发阶段的前提。两种角度并不在一个层面,它们统一于人类哲性思考的本能驱动之中,并因此而使惊异这一人类本性为人类的艺术创造和文明演进提供日日而新的思辨因子。  相似文献   
3.
说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乃是一种人学的重要理论发现。“惊异”是符号本身带给人的一种无形的思想力量,是人类真正思索的开端,也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语文教育,应当开启语言文字作为符号世界的惊异力量,唤醒人自身的创造精神和意志自由,激发人们对于未知世界与神秘事物的无限渴望。  相似文献   
4.
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爱智慧"不等于"智慧"和"有智慧",也不等于"有知识".然而由于智慧自身自我否定的特性使得哲学在后来的发展中由"爱智慧"滑落为"追求知识".哲学的这种滑落既有其理论上的逻辑必然,又有其现实原因.欲拯救哲学于"追求知识"的危地,恢复其"爱智"本意,必须转变当下哲学视角,把其从日常性的具体问题和专门性领域的科学问题中"凸现"出来,重点审视事关人生和存在的总体性、根本性的问题,同时要"永葆惊异感"和"善于反思".  相似文献   
5.
哲学的现实发生主要研究不同哲学家和哲学流派的哲学理论的起源和始初发生。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但也大致遵循着相同的规律,它们是:惊异的澄显和唤醒,生存智慧的理性提升,遗存问题的现代解答,思想前提的批判反思,现实之谜的深层追问和未来预示。  相似文献   
6.
疑问范畴和否定范畴是语言中的两大重要范畴,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在疑问和否定之间具有语义相通性。这种相通性主要体现在非现实性、疑问词与否定词关系密切、允准否定极项和向下蕴涵等方面;并且,疑问本身就包含了一种隐性否定语义,这是疑问和否定相通的语义基础。当然,疑问和否定语义相通是有条件的,即反问是疑问与否定相通的桥梁,是促使疑问向否定转化的关键环节。这是因为,反问这种疑问的强化形式与否定在语义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表现在:它们都是对某个预先假设的命题的否认或反驳,且都带有语义确定性。而惊异、怀疑分别是推动疑问向否定转化的重要语义动因和心理机制。简言之,疑问和否定语义相通是反问、惊异和怀疑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谈惊异(Wonder)─—哲学的开端与目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旧形而上学认为惊异只存在于哲学的开端,哲学靠结束惊异而完成其目的─—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本文受海德格尔哲学的启发,认为人不仅在从无自我意识(不分主客)到有自我意识(能区分主客)的“中间状态”中能激起惊异,兴发诗兴,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从主客二分到超主客二分、从有知识到超知识的时刻也会激起惊异,兴发诗兴。本文吸取了尼采、海德格尔等人的思想,主张打破西方旧传统,建立以超主客二分的主客融合为最高原则的哲学,把惊异和审美意识看成不仅仅是哲学的开端,而且是贯穿于哲学之始终的目的和任务。哲学本身应该是诗意的创造,哲学和人生本来是美妙的─—令人惊异的。  相似文献   
8.
刘冬雪 《理论界》2013,(2):137-139
哲学作为人学是爱智之学,从人生寻常处思考,将人们习以为常、不证自明的问题进行再反思。它有别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用智慧,更多关注的是心灵层面的东西,是超越这种实用和功利之上的形而上的学问。培养这种爱智的品格,就要葆有惊异、善于怀疑、保持纯真、本然的心态。但是现代社会,尤其是市场经济使得大多数人缺乏这种品格,无论是在学习层面还是在工作与生活层面,都是在想方设法用智慧,过多地关注物质和功利,追求实效,讲究实用,而忽略了精神上、情绪上充实与丰盈,使纯真之心被遮蔽,出现了"爱智"危机。  相似文献   
9.
问题的哲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问题的哲学 ,旨在探讨与揭示哲学的深刻本性与意义。问题体现了哲学智慧 ,批判创新 ,建构未来崇高理想 ,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探索“惊异”问题 ,即探索“必然王国”,推动了哲学向前发展。以问题为中心的哲学传授方式 ,最能激发人的理论思维。我们应从时代性、我国改革现实和哲学自身发展的三个维度 ,捕捉“今日哲学”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围绕"惊异"进行具体而全面的分析,探求"惊异"所到之处的境界。认为惊异澄显和唤醒了哲学思考,而审美惊异确是"此在"回归生命本真状态的契机,对于艺术来说,惊异又是创新的内驱力和来源,让诗的审美达到灵魂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