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电视”已抢滩中国市场。在中国,有多少家电视机和影碟机生产厂家在为争夺市场占有率而挤兑、搏杀,可他们为何不顺应网络时代之所求,尝一尝“网络电视”的美味呢? 谁变被动为主动,勇敢地走向网络,他就会走出一条崭新的人生之路。 自谋出路 今年,22岁的邹鸿强,原本是福建省上杭县左田镇职业中专财会专业的一名学员,两年的财会课程学下来,校长告知他们:因没有申请到指标,这批人将不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以对存款者心理的调研和分析作为出发点,通过对调研数据的深入挖掘分析我国现有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在保障存款安全过程中产生的消极影响以及我国国情下存款者存在的潜在挤兑行为,进而探究在我国建立具有中国特色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零售商为弥补生鲜农产品新鲜度降低造成的顾客流失,选择在单销售期内二次补货,将新鲜产品和初始订货的非新鲜产品同时销售。但二次补货的新鲜产品会对初始订货产品形成需求挤兑。将顾客划分为三种类型:只购买新鲜产品、只够买折扣产品和两种产品都愿意购买,引入需求挤兑因子的概念,讨论了不同顾客类型下需求挤兑效应对零售商订货决策和利润的影响,并与单次订货策略做比较。结论表明,随着顾客对产品品质和新鲜度要求不断提高,二次补货策略能有效降低订货总量,提升零售商利润水平;不但优化了经济效益,更具有减少产品损耗和节约社会资源、增加消费者福利水平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本文构建的流动性压力测试模型探讨了宏观经济因子冲击导致的流动性挤兑问题.通过运用KMV模型计算压力情景下商业银行违约率的变化,进而量化商业银行违约率与活期存款流失之间的关系.本文以我国上市银行为样本进行了流动性压力测试,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银行体系存在较为明显的流动性期限错配现象,一些商业银行面临较大的短期流动性压力.我国银行业按《巴塞尔协议Ⅲ》口径统计的高流动性资产储备充裕,因此,银行业应对流动性挤兑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5.
银行挤兑的客观原因在于银行经营中的不良资产损失,主观原因在于储户对银行信心的动摇。由于挤兑具有非线性扩张的特性,其对经济发展和稳定的危害是严重的。相对于整个银行体系来讲,防范和平息挤兑风险的关键和首要任务是避免银行危机。根据挤兑中各利益主体的行为特征,防范和化解挤兑风险的基本思路是:建立挤兑早期预警指标体系,及时化解挤兑风险,政府做出中小储户存款安全的承诺,充分发挥市场监督作用,央行加强风险监管及鼓励好银行兼并有问题银行等。平息挤兑的对策是:建立平息挤兑的紧急应对方案,做好平息挤兑的善后工作。但从长远来看,防范和化解挤兑风险的关键在于深化市场金融改革。  相似文献   
6.
在自由放任的银行体系中,储户与银行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决定了银行具有采取道德风险行为的内在冲动,银行倾向于采用高风险的经营策略,众多银行对投资项目的竞争必然产生资产泡沫,一旦泡沫破灭,泡沫资产便会形成不良资产累积在银行体系中,使得银行的流动性下降,当此消息为储户所知,便会造成储户对银行的挤兑.由于在金融市场中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储户对个别银行的挤兑会通过资产负债表进行传染,并且银行挤兑的传染会自我实现,这就导致了整个银行体系的不稳定.  相似文献   
7.
2007年9月,英国北岩银行发生了自1966年以来英国银行业首次挤兑事件。文章在回顾挤兑事件发生及救助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事件发生的原因,即英国财政部、英格兰银行和金融服务管理局三方协调不力、银行破产清偿法律机制不健全和存款保险法律制度安排不合理;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完善金融稳定合作机制、建立和完善问题银行风险预警机制和早期纠错机制、建立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等完善我国银行监管法制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挤兑羊群行为发生机理和防范措施为主线,对内生特性、太阳黑子、经济基础恶化、信息等挤兑机理进行研究,以及对暂停支付、存款保险、流动性支持、信息披露、政府管制等防范措施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内生特性及经济恶化理论不能解释挤兑发生的随机性、非理性,太阳黑子过于神秘,而信息挤兑机理克服了上述缺陷;暂停支付是低效的,存款保险会产生道德风险,在流动性支持下的银行更有动机进行过度风险投资,信息披露能防止挤兑发生。  相似文献   
9.
出现银行危机与金融危机的几种可能情况将不同程度地造成金融的波动和对经济的影响。西方有关金融脆弱性理论的研究状况表明 ,国外有关金融脆弱性理论间有逻辑联系 ,同时也有区别。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