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6篇
社会学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义钫 《老友》2013,(4):47-47
一、何为楹联楹联是中国独有的一种雅俗共赏、应用广泛的文学形式,俗称对子、对联;楹乃厅堂前部的柱子,悬挂在左右两边楹柱上的对联,一般又称楹联。人们通常认为楹联始于五代,后来楹联逐渐完善,不断发展,到明清时大盛,历久不衰。按用途分类,楹联除春联外,还有喜庆联、哀挽联、名胜联、行业联、格言联等。  相似文献   
2.
金富军  蔡乐苏 《理论界》2005,(11):164-164
新近发现的李大钊挽孙中山联轶文与流行版本不同,这些不同反映着当时国共两党的内部分歧。  相似文献   
3.
陈独秀病逝于四川江津之后,朋辈们纷纷以挽联诗文追悼纪念,这些挽联和诗文大都对陈独秀的一生做了较为中肯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船山学刊》2001,(3):10-10
  相似文献   
5.
张金燕 《社区》2012,(2):56-57
光绪二十七年九月(公元1901年),李鸿章卒。梁启超闻报之日成一挽联云:“太息斯人去.萧条徐泗空;莽莽长淮,起陆龙蛇安在也;回首山河非,只有夕阳好;哀哀浩劫,归辽神鹤竞何之。”其后更有大作《李鸿章传》,“载述李鸿章一生行事,而加以论断,使后之读者,知其为人。”  相似文献   
6.
一代清国驻英大臣罗丰禄在1903年6月7日病逝于福州,他在福建船政学堂的昔日同窗好友严复送其挽联——能事闻重译,传经固绝伦。严复貌似在说罗丰禄的翻译功底深厚,传播儒家经典的才能绝伦无比。但从查证这两句话的出处,找出它们的原本含义,结合罗丰禄一生的主要事迹,可以得出结论,这两句话是说罗丰禄的洋务、外交事迹在海内外广泛传播,在教授西方语言和传播科学技术方面也颇有成就。  相似文献   
7.
大师的挽联     
张光茫 《社区》2014,(11):14-14
又是一年清明来。每当此时,关于清明忆故人的话题,就会萦绕在很多人的心头。大师们笔下的挽联,或蕴含着交往的轶事,或讲述着不可泯灭的历史。今日读来,让人颇为感慨。  相似文献   
8.
一代清国驻英大臣罗丰禄在1903年6月7日病逝于福州,他在福建船政学堂的昔日同窗好友严复送其挽联——能事闻重译,传经固绝伦。严复貌似在说罗丰禄的翻译功底深厚,传播儒家经典的才能绝伦无比。但从查证这两句话的出处,找出它们的原本含义,结合罗丰禄一生的主要事迹,可以得出结论,这两句话是说罗丰禄的洋务、外交事迹在海内外广泛传播,在教授西方语言和传播科学技术方面也颇有成就。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对联作品,其中的39副挽联尤其堪称精品,影响深远。毛泽东的挽联具有一个鲜明的特征——雅切,即在对联创作中体现出雅正宏博和古雅深沉的特色,并且力求与所挽对象的身份以及当时的时代特征相切合。毛泽东的对联创作思想使得雅切成为其挽联创作追求的理想境界。而能成功达到这一理想境界,则是其特殊身份、杰出才华乃至整个时代的发展要求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远瑜 《当代老年》2009,(2):24-25
同治十一年(1872)二月,曾国藩病死,李鸿章曾作联挽他,说: 师亨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 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