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春明是台湾当代著名的乡土作家和人民作家,就其半个多世纪的文学生涯而言,“土地”和“人民”始终是黄春明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与动力。他曾一再强调:“我是绝对地赞成以真挚的人生态度为基础底关心人,关心社会的文学。”因此,他的创作有一种深深吸引人的力量,因为他始终是紧紧贴着土地和人民的心说话,这是他坚持的道德立场。60年代初期,黄春明带着他的处女作《“城仔”落车》正式步入文坛,虽然早期作品中曾受到过现代主义的影响,但这类创作并没有继续下去。从1967年起,随着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对生活本质的加深认识,  相似文献   
2.
《南方论刊》2011,(8):I0005-I0006
海洋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是国家全局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在国家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环境共同和谐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确保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速海洋经济转型发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对拥有如此广阔海域的城市来说,深圳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3.
五代吴越国高僧永明延寿是唐宋之际中国佛教转型时期的重要人物,其思想与事迹对吴越佛教乃至中国佛教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通过考订永明延寿的有关生平史料,择取其一生中具有代表性的西湖"官钱放生"、天台习禅与课诵<法华经>、与钱王之密切交往等事件及其融合会通的思想主张,以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及视角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永明延寿与吴越佛教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4.
小说中“你”的叙述视角,帮助“我”完成了藏民族在现实苦难面前的顽强坚韧及获得心灵救赎的艰难历程。“你”和“我”之间隐秘而复杂的情感过程,体现在相遇、相伴、相知三部分中。  相似文献   
5.
袁贻辰 《社区》2016,(18):56-57
这几天,国家林业局为2000多公里外一群巴掌大的乌龟操起了心:那是一群把厦门南普陀寺放生池挤得“几乎看不见水”的巴西红耳龟,眼看这些小生灵在水池里堆得密密麻麻,该往哪儿送?寺庙工作人员的原计划是“全部捕捞送至水库”。  相似文献   
6.
发迹变泰故事主要是“以主人公人生境遇由穷到达、社会地位由低到高的转变过程为叙述中心”。蒲松龄从冥游、梦幻、放生三种途径表达他发迹变泰的思想,即对财富的向往,对功名富贵的渴望,对儒家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看重与认同。蒲松龄对发迹变泰的认识是理性而深刻的,一方面他认同发迹是人生向上的转变,是一种鲜花着锦的人生态势,另一方面他也指出变泰诱发人的恶向欲望,衍生种种的世态炎凉与丑恶行径,蒲松龄以他的如椽妙笔为我们留下了值得深思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7.
放生、惜字纸、中药 ,是雅俗兼有的三种民俗现象 ,也是中国民间文化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对中国人的文化心态具有特别重要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8.
放生是佛教慈悲济世精神与和谐共生理念的集中体现。中国佛教的放生实践与天台宗僧的推动密切相关,北宋初年天台宗代表人物慈云遵式、四明知礼利用与精英士大夫的交游,先后促成了将杭州西湖、四明南湖立为放生池的善举,开启了佛诞日放生为皇帝祝寿的先河,使放生活动逐渐扩展为一种政治传统与地方民俗。此外,遵式《放生慈济法门》、知礼《放生文》所制定的放生仪轨,也为后世的放生实践提供了较为规范的范本。  相似文献   
9.
赵简子放生     
《列了·说符》中记载了一则关于赵简子放生的寓言故事: 赵简子是春秋后期晋国的正卿,他很喜欢让老百姓为他捕捉大量鸠鸟,然后供他用来放生。当时晋国国都的百姓每逢农历元旦都会捕捉鸠鸟,然后献给赵简子用来放生。每次百姓进献鸠鸟的时候,赵简子总是非常欢喜地厚赏他们。这样一来,每逢元旦,许多专门远道而来向赵简子进献鸠鸟的百姓们都络绎不绝地涌入他的府邸。在他的奖励之下,捕捉鸠鸟的现象自然也就变得越来越频繁了。  相似文献   
10.
冯军 《兰州学刊》2009,(11):178-181
放生作为一种民俗事象有着悠久的传承传统、广泛的理论基础与群众基础。它不仅是个人单独的行为,更是历代相传的社会习惯喜尚,是被大众被社会所普遍认同的信仰或活动方式。它以独特的姿态在文学史与文化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蒲松龄对放生现象情有所钟,小说集《聊斋》中有关放生的篇章多达20余篇,其他文学创作样式诗文曲中与放生相关的材料也颇为可观。蒲松龄笔下的放生既包涵民俗的范式,也点染着佛家与儒家放生的因子,更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体现了蒲松龄亲切和谐的自然观,善恶有报的伦理观,忧生爱民的人生观,标榜着蒲松龄一种厚实的生活姿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