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90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59篇
社会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复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终身致力于教育救国事业。1906年,他应安徽巡抚诚勋和学界名流姚永概的极力邀请,出任安徽高等学堂监督,并协助创建省师范学堂,对安徽的高等教育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为安徽近代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西方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现代化两种哲学运动为背景,探讨20世纪土家族近现代哲学运动中的问题与思潮.20世纪土家族的新哲学运动是与20世纪整个中国哲学发展的大背景相一致的,在现代知识分子和现代意识生成的基础上,形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自由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等多种思潮及相应的哲学问题,其中在五四前后期还形成了教育救国、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等多种哲学思潮.20世纪土家族的新哲学运动是整个中国现代哲学运动的重要部分,在中国少数民族的哲学转型中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提倡和加强素质教育,是近年来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关于素质,著名学者张岂之将其界定为:"人在思想上、道德上、心理上、文化上必须具备的条件.思想上的必备条件是:有国家民族观念.  相似文献   
4.
五年的留法经历是徐特立从"教育救国论者"到"人民教育家"的重要转折点。目前,论者普遍认为张敬尧的通缉是促使徐特立赴法的直接原因。但实际上,在张敬尧以通匪之名通缉徐特立时,徐特立早已远赴法国。通过分析和梳理文献可知,"教育救国"理想的破灭和"劳工神圣"学说的鼓舞是徐特立赴法的主要原因,而当时轰轰烈烈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则是其赴法的契机和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5.
6.
民国初期伴随新旧政制鼎革,现实人格堕落至极,上流社会、知识群体与学生群体等深陷其中,道德危机与国家危机空前严重。一些士人深表忧虑,直接发出了人格救国的强烈呼唤。他们所崇尚之人格并非传统式理想人格,而是合乎民初现实需要、具有基本国民素养的近代国民理想人格。因理想人格并非与生俱来,需待后天培养而成,他们遂将目光投向教育尤其是人格教育,力主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实践教育等有机结合,欲藉此达到塑造国民理想人格之目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法,对20世纪20~40年代不同领域爱国人士提倡“体育救国”思想的比较研究,研究中发现,不同阶级、不同地位的爱国人士对“体育救国”都有“强国必先强种”共同的认识。文中比较爱国人士“体育救国”思想相同点的基本核心内容是以身体锻炼为基本手段,目的在于提高身体素质,改变萎靡心态。不同点是几位爱国人士的“体育救国”思想的实践途径不同。其归宿点都是强国强民、提高人民队伍的战斗力。这些爱国人士的“体育救国”观点,不只是在当时时代背景下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为现今我国在国际中竞争中,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卢建军 《江淮论坛》2006,1(4):147-152
以往对《新潮》的研究,过分关注于它的审美性和文本分析。本文将《新潮》放回到具体的历史语境中,从对《新潮》的作者群及其人际网络关系,《新潮》的读者群及其阅读的心理,以及《新潮》的“学术救国”等外部因素的分析,还原历史的具体性和丰富性,开启另一种“文本”的阅读空间。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在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背景下,有不少学者积极推崇作为儒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宋明理学,汤用彤、唐文治、贺麟甚至把理学看作救国治世之良药,并且与民族气节联系在一起,这不仅是民国时期对于理学的一种深入解读,有益于理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传承和发展,而且有助于凝聚人心,弘扬民族气节,形成社会的重要精神力量。尤其是,民国学人提出理学救国,可以为今天的学术研究提供新思路;把理学与民族气节联系在一起,有益于当今的文化建设与复兴。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小说观念的演变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唐前小说的地位一直是"小道"、"末流".唐后,地位开始有所转变,但始终未能登大难之堂.之后,随着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小说的阅读层开始扩大,又因口头文学承传过程中有意无意的帮助作用,它的地位也得到认可.中国近代的历史遭遇和屈辱的历史地位使知识者认识到小说的社会作用,于是近代意义上"新民"、"救国"的小说观念开始产生,几经曲折后,发展为"启蒙"、与"反封建",小说观念逐步成熟起来.新文化运动后,在李涵秋、鲁迅等小说家推动下完成了中国小说观念由近代到现代的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