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社会主义文化边界的提出,不仅在于作出了对文化性质的根本规定,更在于它为衡量文化的性质提供了一种世界观参照和方法论遵循。社会主义文化边界的内涵包括:一是指导思想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二是领导力量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三是依靠力量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四是根本目标上,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五是文化图景上,强调平等多彩包容。为了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文化边界的内涵,人们还要充分获知社会主义文化边界的原则遵循和基本要求。前者包括:不同形态文化间要承认“边界差异”,秉持“和而不同”;社会不同结构间要尊重“边界规律”,遵循“差序有质”;文化政策方针要有其适用“边界范围”,强调“进退有度”;思想文化领域要时刻不忘“边界意识”,担起“守土重任”。后者包括:铭记文化方向中的意识形态性,拒斥“普世文化”和“封建文化”;承认文化世界中的分殊有限性,拒绝“强施于人”和“以己度人”;明晰文化发展中的政策边界性,提防“包打天下”和“独断专行”;牢记文化本身的自我价值性,不能“失守阵地”和“为所欲为”。唯有此,才能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相似文献   
2.
试论国际贸易中的文化影响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双鹏 《理论界》2005,(10):135-136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能力和创造的成果。不同的商品由于产自不同的国家、地区,甚至不同的劳动者,就蕴含了不同的文化,这是商品的文化价值。本文以商品的文化内涵为切入点,分别从文化边界和文化互补两个方面,以全新视角审视文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单系偏重与生育文化边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育文化边界是客观存在的。本文联系婚姻家庭领域的单系偏重习俗 ,对生育文化边界的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婚姻家庭领域的姓氏嗣续、社会继替、亲属体系以及居住模式方面的单系偏重是促成生育文化边界形成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突破生育文化边界 ,实现生育文化的现代化 ,需要变革婚姻家庭领域的单系偏重习俗。这种变革将因单系偏重习俗的凝固性及合理性的存在 ,而变得异常艰难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中越边境的文化边界放置于跨文化传播策略的语境中重新考察,其核心问题由国家政治边界二元对立的划分,转向文化边界跨文化传播的可能性.而跨境民间艺人、越南新娘、越南华人与华裔三种社会实践群体对文化边界的影响,证实中越两国在维护现有领土主权共识的前提下,可以制订符合双方政治利益的新的文化规则,发挥民间力量的积极作用和民间交流的丰富形式,创造出更为多元的、互惠式的跨文化合作形式.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以来,新识别的少数民族都经历过重新凝聚自己的民族文化、重新建构自己的民族文化边界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长阳土家人经历身份转换与再造的过程,当地土家人从这个身份再造中,获得了更加积极的国民身份与中华意识.而推动这个过程发展的则是两方面的力量,-是长阳土家人的族别认同与国家认同奠定了民族文化边界的基础,二是国家力量的引导,推动长阳土家族文化边界明朗化与定型化.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能力和创造的成果。它具有实用性、社会性、学习性、发展性、价值载体等特征。每一种文化模式都隐含着不同的社会利益、价值取向以及社会成员对生活方式的认可或否认,并与造成这种差异的特定社会环境相联系。一些西方国家通过文化边界的扩张,试图改变、调整以至最后消除各国之间自然的和人为的疆界,建立“文化霸权”。所以国际贸易既是国际之间商品和服务的竞争,又是文化的较量。  相似文献   
7.
文化视野中的国际贸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锐 《理论界》2005,(7):141-142
本文试从分析商品的文化内涵入手,分别从文化边界和文化互补两个方面,对国际贸易给予一种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论文化自觉意识的养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代文化价值观的失落与文化失序问题,从文化主体性的建构角度,以文化哲学的理论分析方法,分别从文化超越意识、文化选择意识、文化边界意识等多个层面,对文化自觉意识的养成要素作了全面的阐述。强调文化自觉意识的养成不单是学理层面,更是实践层面的问题。对文化自觉意识养成问题的研究是对文化自觉在认识论领域的深化,也是对文化反思的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60年过去,苏联消失在了时间的轴线上,如今怎样去侦讯它与新中国之间彼此的映照,一次画展又荡漾起许多的往事记忆。1953年新中国第一批青年美术家来到了那片土地,虔诚治学耕耘理想,回国后为新中国美术事业的推动和发展付出艰辛的努力,以至影响深远。为了纪念新中国公派青年美术家留学苏联60周年,中国美术馆推出"20世纪中国美术之旅——留学到苏联"美术作品展,这是留苏一代美术家群体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