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12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70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01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乐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民间音乐,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欣赏意识不再局限于传统民乐。处于低谷的民乐,老百姓不爱听,音乐专业人士不愿去研究,偶而有人听听民乐曲,也只是一些老者带着一种怀旧的心情去欣赏一下而已。人民群众对音乐的多方面需要,推动了民乐的发展,一些有识之士,开始了对民乐进行改造、创新。于是出现了“新民乐”。“新民乐”的产生,改变了“民乐”的命运,丰富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中国音乐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奠基者,梁启超民族主义充满了理性的色彩,少于种族和情绪的冲动,更多的是对国民性的深层思考和重新建构,通过对具有理想人格的“新民”的设计,而使中国终达至“新国”的目标,即一个独立自由富强的现代民族国家,它为最上之团体,具有优先性。“新民”与“新国”及其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构成他民族主义的主要内涵,这一思想也成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主流。  相似文献   
3.
公民教育作为现代性追寻的一种表征和必然,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塑造新民可以视为近代中国公民意识启蒙的发轫,纯化人民深刻铭刻着社会主义公民身份设计的烙印,回归公民理应成为现代中国公民身份重塑的指向。重新梳理中国公民教育主体的历史演进脉络,或可为现时中国公民教育提供镜鉴。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新桂系集团通过民团组织和强大的政府行政网络,将国家权力直达社会底层,改变了"传统国权不下县"的状况,实现了政府对基层社会的有效掌控,从而全面掌握了基层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资源。  相似文献   
5.
名刊要览     
《决策》2014,(12):10-10
<正>"谷歌们"的垄断是否该被打破?欧洲议会在一份草案中呼吁"解除搜索引擎与其他商业服务的捆绑",以确保欧洲公司和消费者拥有一个公正的平台。这是欧洲在"谷歌恐惧症"上冒出的最新事件,也是最具戏剧性的事件。欧洲议会并无权强行分拆谷歌,但是触及了一个从华盛顿到首尔的全世界诸多政客都提出的担忧,并整合了从隐私到行业政策的诸多问题。欧洲议会的"谷歌恐惧症"看起来有两方面症状。其一是想要保护欧洲的公司。与其攻击成功的  相似文献   
6.
20世纪30年代,新桂系治理乡村的基本模式是创建新民团制度,以民团为中心力量和推动力,推进乡村改造和建设。在当时广西特殊的社会环境下,新桂系的乡村治理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促进了乡村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但不足之处和负面效应也十分明显,其更深地激化了乡村社会矛盾,加重了社会危机。新桂系最终没有找到解决乡村危机的出路。  相似文献   
7.
名刊要览     
《决策》2006,(1):8-8
美国《时代》;英国《经济学家》;美国《新闻周刊》;美国《商业周刊》;《瞭望东方周刊》;《新民周刊》;《南方人物周刊》;《新世纪周刊》  相似文献   
8.
李光伟  韩帅 《兰州学刊》2009,(5):200-203
1910年奉天新民府发生严重水灾,灾民遍地,损失惨重.水灾发生后,官府及社会各界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劝募及赈济活动.官方稳妥地进行灾后救济并处理好善后事宜,安靖地方救济工作较为成功.但由于水灾过后未能根治柳河,为以后水患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9.
从“新民”“亲民”看朱王之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伦理-政治的视野之下,以朱熹与王阳明针对着<大学>之"新民"与"亲民"的争执为切入点,试图对"朱王之别"这个思想史公案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作出新的解释.本文认为,朱子的"新民"有着不可避免的内在紧张:"自新"与"新他"的困境,以及刑政与"新民"的抵牾.不论是从"教"或"治"的角度看,朱子的"新民"都不可避免其矛盾的结局.而王阳明的"亲民",尽管不乏真诚与仁爱,且不失为一种简洁易行之办法,但忽视与情感相关的社会制度,也使其"亲民"显得过于理想化与幼稚.  相似文献   
10.
简论梁启超新民的日译西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凭依日译西学,梁启超提出了铸造近代新型国民的方案,即“新民”。新民方法之一的“采补其所本无新之”的日译西学内涵主要体现在:独立自助与自由精神、民权思想、文明进化与公德意识。这些内涵主要取道于日本思想家中村正直、中江兆民、福泽谕吉等的译著与思想,其目的在于以西方的国民精神来改造国人,提升国民道德水平,能与列强“相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