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6篇
综合类   5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普通话学习中的方音现象及辨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判断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参照的是学生的语音表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类一类、一批一批成系统的显现语音错误或语音缺陷,正是方音现象的突出表现。语音教学的关键就是要从根本上寻找突破点,改进方音辨正的方法,有效克服方音现象带来的负迁移。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收录了不少方言词汇、古语词汇、口语词汇。这些词汇往往按照"音从主人"的方式标注拼音。这些非普通话词汇及其注音在语言实践中很容易误读,不利于普通话的推广。为了更好地推广普通话,词典应尽量少收录这些非普通话词汇,尤其是拼音标注不宜采用"音从主人"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诗经》中不再押韵的韵脚字,江永把它们归结为方言的不同读音。在《古韵标准》中,江永屡次提到"方音假借"、"方音偶借"的概念,以此为对象,可以研究其与后来段玉裁提出的"合韵"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竟陵方音中存在遇摄与流摄的混同现象,即部分"(e)"与"(e)u"混同.  相似文献   
5.
“岂有此理”、“多”是汉语的常用词 ,《金瓶梅》对此使用也很频繁 ,但除常见用法外 ,还有特殊情况。“岂有此理 (礼 )”更多的是在礼貌场合表示谦逊、推让的客套用语。“多”时常作表全部的范围副词 ,和“都”相同。笔者拿同时代稍晚的“二拍”作比较 ,认为这与方音有关 ,而前人对“多”的解释未注意这一点 ;“多”的使用也透露了《金瓶梅》版本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方言》用字与《说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言》中的文字,《说文》真正不收的有405个,这些字有的反映了方音,有的声素寓义.它们一方面客观地记录了各地的方言词语,另一方面使形声字的数量急剧增加,导致大量异体字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纠正方音是学习普通话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辨明普通话与方言的差异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教师教学中多用游戏和活动展开学习,注意小组教学的优势,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创设学习环境,注意家校联系,巩固学生方音纠正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天门方音的一个重要特点是"iη、(e)η"与"in、(e)n".据文献记载,这一语音现象在明代江淮方言中巳普遍存在.明清时期竟陵方音中存在深、臻摄与曾、梗摄的混同现象,即部分"iη、(e)η"与"in、(e)n",混同.  相似文献   
9.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朗读作品”这一环节经常出现质量差 ,失分过多等问题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多下功夫 ;掌握朗读技巧 ,有步骤、有方法的练习 ,最后达到提高朗读水平 ,提高普通话水平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10.
《(渭南方音检字)序》是当代语言学家高元白先生在18年前为张文焕同志编的《渭南方音检字》写的,有一定的价值。因为健康原因,他本人未作最后审定。我们今天发表它,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