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7篇
社会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五四时期作家纷纷选择书信体与日记体这一小说体载,看重的是它在真实袒露创作主体隐秘的内心世界,表达创作主体主观情感方面的潜能.它使作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文学的虚构性,以类似于真实日记或书信写作的状态进入小说创作过程.当时的第一人称叙事小说在摆脱了日记与书信最直观的外在形式之后,仍然具有强烈的表现性,把小说的叙述引向创作主体自身.即使在使用第三人称时,一些作家不仅仍然写着关于自己的故事,而且仍然固执地寻找着用第一人称表达的机会."新文学"的读者,则希望透过文学作品看到作家真实的心灵世界,寻找情感与思想的共鸣.以作家真诚而又真实的自我面对读者作为五四时代一种独特的小说写作伦理,体现出的是一种建立在现代公民平等人格交往基础上的新的启蒙境界.  相似文献   
2.
简快酷作文 编辑阿姨的话:这期我们开设了一个《简快酷作文》的栏目,专发张扬个性的“酷”作文。同学们,你有吗? 形式酷:形式与众不同,书信体、日记体、小标题式、戏剧式、广告式、诊断报告式、合同式、有题记后记式、段落排比式等;  相似文献   
3.
《狂人日记》的独创性,主要表现在大胆采用写实与象征相调和的方法。象征和理想紧密交融,象征又做到含蓄和明朗的和谐统一,也是《狂人日记》的突出特点。小说充满深切的哲理意味,使心理刻画具有凝重深沉的格调。对鲁迅自身的灵魂袒露和潜意识的表白,也是值得人们深深品味的一个特点。在体式上,《狂人日记》采用日记体,各个章节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形成一个完美无缺的整体。从艺术风格的角度而言,《狂人日记》树立了时代性和民族性相统一的楷模。  相似文献   
4.
《入越录》是吕祖谦的长篇日记体游记,记载了吕祖谦与潘叔度的十八日会稽之游,语言朴质平实,简拔切当,大多以白描为主,个别段落则能娓娓道来,细细铺写.作者尤其对光与色有着敏锐的感受,使得文中点染着鲜丽的色彩与美妙的光晕.《入越录》对田园风光与农村生活的关注早于以田园诗人而著称的范成大的《吴船录》,显示出吕祖谦作为一个真正的思想家对于世道民情的关注;从题材上来讲,也是对传统游记内容的开拓.文中还体现出吕祖谦重自然和要求人工亦应“殆若天成”的审美取向,是吕祖谦纪游散文中文学价值最高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茅盾《腐蚀》的命运几起几落,受众对主人公赵惠明的认识也几经改变。在这些改变里,既蕴藏着时代的风云,也显示着研究视域的调整。从人道主义、政治话语以及女性主义这三个视域研究赵惠明,可以发现她在不同的视角中突出着自己作为青年、特务和女人的不同侧面。另外,在这种接受和解读中,日记体的文体选择对于人物呈现与接受也有潜在影响,因而形成的作者和叙述者以及主人公之间,甚而跟外在的社会话语之间、跟普通读者之间的种种张力,也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6.
日记体小说是“五四”时期出现的一种新的小说样式,并在“五四”前后形成一股创作热潮。“五四”日记体小说作为“个人”文学的典型文本,具有独特的叙述方式:它的叙述主体是“夹缝中生存的边缘人”,提供了反理性、反常规的审视角度;它以人物的情绪脉络为结构,是“片断中倾吐的心灵絮语”;它的叙述时间是“此在中体验的进行时态”,最大限度地还原了生活;它以“封闭中内省的我———我自诉”为聚焦方式,给予隐秘灵魂最深切的观照。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范成大的《吴船录》在形式及内容等方面都对日记体游记有所拓展。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明中国现代文学中日记何以成为小说,日记体小说艺术价值形成具有怎样的机制。从叙事学角度,以施蛰存日记体小说《上元灯》为例进行文本分析,结论认为:日记成为小说的关键在于自我内心叙述话语的形成,日记体小说艺术在阅读中是通过“离间效果”让读者获得审美愉悦的。  相似文献   
9.
巧妙过渡     
在近些年的高考中,数量最众的是这样的考场作文,它们立意还算准确,也大体上符合文体特征;表达也基本准确。可是,综合看来,这些作文却非常平庸,得分勉强在及格线上下徘徊。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的师生对此颇费周章。从根本上说,还是学生的语文素养深度不够,对语文的规律把握不够。  相似文献   
10.
论日记和日记体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念孙 《学术界》2002,(3):212-223
日记的远祖是编年纪事体史书。在编年纪事之后和日记兴起之前 ,笔记是其间过渡的体裁。日记在中国最早出现于北宋时期 ,在西方则产生于 1 6世纪英国。日记与一般备忘录和随感录的重要区别 ,除标明年月日时间要素外 ,更在于它是个人秘密的保存 ,是自己与自己灵魂的对话。日记体文学大致可分日记体散文和日记体小说两类。日记体散文所写多半确有其人其事 ,只不过进行了文学的提炼和润色 ;而日记体小说所写的人和事 ,却完全可以跳出事实的框框 ,进行创造性虚构 ,塑造出全新的艺术形象。文章从中西比较的角度 ,对日记和日记体文学作了自己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