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5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1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71篇
理论方法论   32篇
综合类   373篇
社会学   65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地回答“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在何种意义上属于唯物主义”的问题 ,不仅对于恢复费尔巴哈哲学的本来面目具有一般哲学史研究的意义 ,而且对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推翻了一个传统的认识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因其是形而上学的而归属于唯物主义。指出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并不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而是辩证的唯物主义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不在其“形而上学性”而在于其“直观性”。因而 ,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深刻本质 ,不是克服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性”而创立辩证的唯物主义 ,而是在于克服其直观性 ,创立从实践出发的实践唯物主义 ,从人们的历史存在出发的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2.
今本《仪礼·丧服》篇包含“经”文、“记”文与“传”文三部分内容 ,其“传”文据说是孔子弟子子夏所传。本篇每条“传”文之首均冠有“传曰”二字 ,而有些“传”文中间又有“传曰”二字。这些“传”中之“传”被称为“传”。有学者认为《丧服传》所引“传”当是《礼记》之文。此说尚容商榷 ,这些“传”当是比《礼记》与《丧服传》更早的解经之作 ,《丧服传》的撰作也当在《礼记》成书之前。  相似文献   
3.
1.8平米,一家网站的总办公区域夏日里,我到北京找一个叫一亩园的地方.从城里往西北方向走,在城市的边缘,这里有一片上世纪70年代的破住宅,房子密密匝匝地挤成一堆,狭小的巷子里随处可见居民丢弃的生活垃圾,垃圾在酷热的空气里蒸发出一阵阵霉臭味.  相似文献   
4.
金初耆旧作家与庾信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为出仕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汉族作家,由南朝入北朝的庾信和由宋入金的耆作家的作品却有很大的不同。金初耆作家缺乏庾信作品中的王室情,其各自的具体处境和历史环境是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清代词韵编订以归纳词用韵为主要方法,成果丰硕,但无与词用韵实际情况尽合者,其根本原因在于清代词韵与词用韵之间有着深层次的差异:一是二者诉求不同。词用韵追求合乐,选韵多以时音、方音为据,且演唱中“腔调”的特点弱化了字调的区别;而清代词韵编订基于制定统一规范的诉求,编韵更强调规则和韵部的系统性。二是依据不同。客观归纳词用韵,得基于穷尽性的词载体;而编订词韵,在词的使用上不可能做到穷尽。  相似文献   
6.
从周代的政治体制及礼治原则考察,周代为君服礼制体现了对君故臣关系的贬抑。然而,由于受到以恩义相维系的君故臣关系发展的现实和孔子独断论诠经方法的影响,先秦原始儒家对为君服礼制的递相重释,使得该制度负载起了儒家理想的君臣之道的内涵。此后,汉晋礼家以此为基础,在经典与社会互动的诠释取向下对此古礼进行了层累诠释,最终推动经典制度在晋代的新变。这显示,中国古代以求道为取向的层累诠释对于经典礼制的开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苏格兰济贫法制度经过三个世纪的不断变化,到18世纪逐渐成为一种有别于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济贫法制度。之前其忽视劳动救济,济贫法管理中长老会的较大影响,救济资金来源的复杂性以及济贫税征收和使用的有限性,既是苏格兰济贫法制度的显著特征,也成为苏格兰济贫法制度与英格兰和威尔士的重要差别所在。  相似文献   
8.
肖雪 《社区》2014,(28):42-43
在社区工作已经三年了,那些人,那些事,那些风雨,那些土地,在脑海里,一件一件地闪过,就像是昨天·样,清晰而又亲切。我们社区所在的居住小区没有物业管理单位,道路上没有路灯,居民几乎天天往意见箱里塞信。这些问题要在新住宅小区,根本不是问题。可是在老小区,却需要尊重历史,要向上级打报告,前几任也打过报告,但政府没有给住宅小区安装璐吐-『的先例。社区多次呼吁居民“自己的权益要自己维护”,但居民意见不能完全统一,只能搁置。  相似文献   
9.
李若愚 《日本学刊》2015,(2):109-127
日本强行吞并琉球,拉开了其近代领土扩张的序幕。日本对琉球吞并的非法性,不仅体现在"琉球处分"的过程中,更体现于其后对冲绳当地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上。从政治史的维度考察日本占领冲绳后在当地的施政情况,能更深层地了解日本的殖民统治。日本统治者为了使对冲绳的掠夺不受本国法律束缚,利用"惯温存"的统治手段,通过保留琉球王国时期的封建积习以延缓当地的近代化进程。"惯温存"暴露了日本在冲绳推行殖民统治的本质所在。日本在冲绳的殖民统治表明,其所谓的"国民统一",正是日本对外侵略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0.
《隋书经籍志》系点对贞观见存书,参酌损益"录"而成,"录"可分作两类:一是官修的秘书目录,一是王俭《七志》、阮孝绪《七录》等私撰的解题、叙录型目录。官修目录自荀勗《中经新簿》起就有据藏书写卷过录篇目的特点;而《七志》《七录》叙录则每就史书为撰人立一小传。与过去一般的认识不同,《隋志》著录撰人衔名以终官故衔(含赠官、征召官)为主,与解题、叙录关系更为密切,更基础的来源则为史书传记;同时《隋志》也存在题著书时官的情形,与直接或间接从写本过录结衔这一来源关系更为密切。区分《隋志》著录撰人衔名题终官故衔或题著书时官,可为补证撰人官阀仕履、推定著书时间提供文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