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33篇
社会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明治维新为契机,长期以来被排除在统治圈之外的天皇又一次登上了日本的最高政治舞台,并在日本的近代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天皇的再次登场,和当时的政治权力分配、尊王攘夷的思想观念以及天皇作为“传统”的文化要素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经过幕末的"尊王攘夷"和倒幕运动,天皇重新回到日本政治舞台。明治维新后,为建立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明治政权着力重振天皇与皇室权威,致力于消除以往天皇被排除在政治中心之外、穷困潦倒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采取了重塑天皇与皇室在官民中的形象、让天皇重归民众视线、大力扩充皇室财产等一系列措施。短短二十几年时间,明治政权从政治、社会、经济等各方面把权力式微的千年皇室与原本文弱的明治天皇打造成实实在在的日本最高统治者,使其成为日本近代史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卢盛江 《学术研究》2004,6(9):122-125
《文镜秘府论》编撰意识的形成和嵯峨天皇及“一多后生”有关。空海和嵯峨天皇交往密切 ,《文镜秘府论》强调文章济时拯世 ,亦适应嵯峨时期教化百姓的政治需要。空海可能通过嵯峨天皇利用了宫中所藏资料 ,空海向嵯峨献表谈到调声、避病、格律等《文镜秘府论》的重要内容 ,这对引发《文镜秘府论》的编撰会起到某种作用。“一多后生”的“一多” ,指《周易》变化成卦“两少一多”的少阴之数即 32这个数 ,可能指“后生”的年龄。空海编撰《文镜秘府论》在 817年左右 ,实慧正好 32岁 ,因而“一多后生”当指实慧。  相似文献   
4.
日本国民是国家强制统一起的姓,历史仅135年。 古代日本,只有贵族有姓有名。明治天皇时,政府感觉到没有姓,编造户籍,课税征役,非常不便,遂于明治八年(1875年)颁布强制性的《苗字必称令》,规定“凡国民,必须起姓”。  相似文献   
5.
平民皇妃美智子与日本明仁天皇的爱情故事,被人们称为“世纪之恋”。根据日刊《微笑》的报道,我们把这段被称为“世纪之恋”的轶闻趣事整理编译如下,以飨读者。1957年8月18日,在日本首都东京以北不远的避暑胜地轻井泽的网球场上,正在举行一年一度的ABCD网球双打淘汰赛。出场参加比赛的都是在轻井泽别墅避暑的日本上流社会的子弟们。为了使全部人员都能上场,比赛委员会将弱者与强者搭配开来,以使团体赛的各参赛队的力量均衡。委员把上场的人分为ABCD四组。按规定,必须是A组的人与D组的人,B组的人与C组的人结对。…  相似文献   
6.
法西斯主义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反动思想,是封建主义与资产阶级学说的大杂烩,是对共产主义思想和民主自由思想的极端反动。日本军事法西斯主义在思想上继承天皇专制主义,利用国家政治权力控制舆论宣传工具,向国民灌输“高度国防国家”思想和天皇主义意识形态,对人民进行精神奴役。一  恩格斯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1明治维新后,在日本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封建专制的天皇主义。统治阶级以此来支配人们的精神生活。首先是用来武装军队。1878年和1882年,日本相继颁布了《军人训诫》和《军人敕谕》…  相似文献   
7.
历史是事实,却也会有各种解说,甚至掩饰和歪曲,须由有责任感、有人格的历史学家将其真相揭示。美国的日本近现代史研究专家赫伯特·比克斯用10年时间完成的《真相——裕仁天皇与侵华战争》(中译本由新华出版社2004年出版)出版后引起强烈反响,当即摘取2001年美国普利策大奖,评选  相似文献   
8.
吴广义 《日本学刊》2005,(4):108-119
裕仁天皇战后一直为自己开脱战争罪责,日本右翼保守势力更将其誉为“和平使者”与“慈父”。本文依据天皇宫廷近臣的记录、日记和回忆录等可信资料,吸收日美等国学者的研究成果,揭示裕仁天皇率领日本走上侵略扩张之路,亲自操控全面侵华战争,动用皇族掌控侵华战争,公然违背国际法,“圣断”对美英开战的历史真相,确认其在日本酝酿、发动和实施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过程中,同军部、政府结成三位一体的战争指挥中枢,并在其中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何越  张保同 《南都学坛》2001,21(5):26-29
《日本帝国宪法》赋予了天皇绝对的权力 ,“二战”时期裕仁天皇作为日本最高统治者 ,对战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战后既没有消灭天皇制 ,也没有追究裕仁的战争责任 ,致使日本右翼势力不断增强 ,影响了日本对战争性质及罪责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0.
明治宪法政体下的天皇具有“神”与人的双重职能,无论是天皇的精神权威还是法律赋予的权力都对日本法西斯化过程中的对外侵略和“国家改造”起了巨大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天皇为法西斯主义提供了荫盖,法西斯主义为天皇制充实了内容,天皇制和法西斯主义的结合,正是日本走向大规模对外侵略战争和残酷的“国家改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