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4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唐宋时期制定的赦书是法律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事实上的一种法律形式.唐安史之乱后,申禁处分成为大赦的一项重要内容.入宋以后,唐大赦的申禁职能被传承了下来,但大赦的申禁功能有所减弱,这与宋代中央专制集权统治得以强化不无关系.始于武则天的南郊和明堂大赦制度,经过五代发展,到了宋代,进一步完善和固定化.大赦令具有巨大的政策包容性,承载了国家重大政策信息的发布重任,是唐以来国家运行机制的一个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2.
牛程 《金色年华》2011,(10):60-60
一、明堂太窄、明堂高逼 1、明堂不可太窄:明堂就是办公桌的前面的空地,这个空地应该要桌子高度的两倍或者两倍半。  相似文献   
3.
有宋一朝,共行明堂大礼48次(北宋17次,南宋31次),嘉祐七年(1042年)三岁一亲郊制度形成完善、固定的制度后,共举行明堂大礼47次(北宋16次,南宋31次),与南郊大礼一起共同组成宋代祭天大礼的主流。  相似文献   
4.
佚名 《伴侣(A版)》2010,(8):37-37
正台湾商界奇才陈茂榜15岁时,由于要负担家计被迫辍学到当时台湾第二大书店——"文明堂"当店员,他每天从早到晚要工作12个小时。他白天在书店工作,晚上住在店里,所以每天晚上9点打烊后,书店就变成了他的私人书房,或坐或卧,任他在书海遨游。他把读书当成了嗜好与享受,依照自己的兴趣,先从小说、传记等通俗读物读起。  相似文献   
5.
鉴于黄帝明堂制度在中国文化转型中的意义和作用,以及有关学者的不同见解,从典型案例刘师培的观点及其源流出发,深入分析黄帝明堂制度。分析认为,明堂制度萌芽于神农时代,正式形成于黄帝时代;黄帝明堂存在名异实同现象;明堂的功能主要是教化万民,虽然当时已从明堂中分化出承担类似功能的学校,但是仍然以明堂为主;黄帝明堂形制历来有五室、九室十二堂之分,体现了不同学派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周代学制研究在过去属于“礼学”研究范围, 自汉代以来,历代学者的见解多附于“三礼”注疏之中,不免正误相杂。实际上,辟雍是周 代大学的总名,周代明堂与辟雍已经分立,功效各自不同。西周时“国”有学,而“野”无 学,这是由周代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杨乔 《船山学刊》2012,(3):86-88
本文从风水观念的角度来重新审读先秦两汉时期关于西周大学形制各种记载,通过对西周大学的一系列特点——地理位置、环水而建、建于高台以及主要建筑明堂格局的分析,进一步推测先秦两汉时期的风水观念。  相似文献   
8.
结合北魏京郊的祭祀活动可以看出,北魏平城时期的礼制性建筑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祭祀神灵或祖先的场所,如郊天坛、圜丘、祖庙;二是皇帝召开会议、朝会万国、宴请群臣的场所,如天文殿、太华殿、板殿。明堂作为平城后期兴建的礼制性建筑,其主要功用有祀天、祭祖、布政、观天象和敬养三老五更。礼制性建筑近百年的兴建过程,也是平城礼仪制度嬗变的历程。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礼仪空间的典型形象,明堂建筑的外在形态与上古中国神话宇宙观的关联,秦汉以来论说甚多,尤以当代学人研究详赡。而对以《礼记·明堂位》为主要文献的明堂内部空间叙事却触及甚少。空间要素如“门”、“墙”、“阶”、“位”与“向”等在先秦礼仪过程中,是内外攸分、正仪辨等标识身份、地位和权能的象征符码。它以模式化的空间叙事在种种仪式中,显示礼仪参与者之间亲疏远近、贵贱尊卑等社会伦理关系,实现了权力与秩序以及君临天下的空间功能。笔者借助仪式理论和考古建筑遗址复原图,尝试从仪式空间的角度对其进行微观探讨,主要目的在于揭示那些潜藏在“明堂”之“位”中的观念及其与明堂建筑的象征关联,从仪式空间的三个层面思考人们怎样通过模式化的叙事建构一个有意义的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0.
根据大同北魏明堂遗址考古勘测位置图,按《礼记正义·明堂位》古制分析比对,笔者认为,明代的大同府城南城墙和南门即是北魏平城(京城)的南墙和南门的位置所在,并由此推算平城遗址的范围,即明代大同府城仅占北魏平城的南半城,向北延长约3.5里(营造里,下同)为平城北半城,北魏平城是一个南北长7里,东西宽3里,周回20里的长方形城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