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7篇
社会学   1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普希金无疑是俄罗斯民族的翘楚,其伟大之处在于他永远保持着追求正义、追求美好的人生观,并在格调上热情如火、积极向上。在他短短三十八年的生涯里,他给我们留下了大量优秀的诗歌和小说,而这些"精神食粮",既是俄国民族意识高涨下贵族优秀文学的成果,也是内容与形式抑或思想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因此,他的浪漫永远充满振奋人心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普希金与莱蒙托夫是19世纪俄罗斯诗坛最伟大的两位抒情诗人。他们所处时期相近,但创作风格有较大区别。通过从诗歌的题材、格律、语言和基调方面进行分析.试图找出造成两位诗人创作区别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共性和个性两个方面出发,从爱国、忧国思想,平等、自由、博爱思想,人民性倾向,抒情方式和人物性格塑造五个方面,比较分析19世纪俄罗斯诗人普希金与莱蒙托夫的创作特色,对于文学鉴赏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方刚 《领导文萃》2012,(13):83-87
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旅行,众多古迹中,涉及政治人物最多的是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二世,文化人物中最多的是普希金。这两个人,都曾引出许多关于"红颜祸水"的热议。俄罗斯历史上有两个伟大的"大帝":一个是与康熙同时期的彼得一世大帝;另一个是彼得大帝的外孙媳,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  相似文献   
5.
唐璜与浮士德、哈姆雷特和唐吉诃德在西方并称"四大不朽人物",其形象源于西班牙传说.在莫利纳、莫里哀、莫扎特、拜伦、普希金,梅里美、肖伯纳和弗里施等各个时代、各个国家艺术家的作品中,唐璜呈现出不同的面目,反映出不同的思想倾向与审美评价,但美丽的青春和对性爱的追求始终是这一形象不可或缺的的标志.  相似文献   
6.
20世纪50年代成长的中国油画家,别无选择地都走上了苏俄现实主义的道路,而苏俄正是那个时代向中国第二代油画家打开的学习西方油画的唯一窗口。如果说第一代油画家的引进是多流派、多层次、多渠道并因此显得多样与散乱的话,那么单向专一的苏俄现实主义的输入,则有助于中国油画教学体系建立的完整性与系统化,而这,也恰恰是中国派遣留苏...  相似文献   
7.
普希金和阿赫玛托娃分别被誉为俄罗斯诗坛的"太阳"和"月亮".他们生活的时代与个人经历有较大的差异,但在那特殊的文化背景下,他们共同的精神母国--皇村,他们共同的表现神和人的交汇点的宗教意识,使他们具有了相似的文化特质,并在艺术创造过程中进射出异彩,这就是俄罗斯诗坛日月同辉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爱情是人类最动人的感情之一,也是世界文学永恒主题之一.这种魅力最深刻的哲学背景是爱情克服了人类对死亡的恐惧.普希金的爱情诗歌就是这种思想的诗意显现.他早期爱情诗偏重肉体的满足,是自我意识的激情飞扬;后期爱情诗专注于精神的契合,是在对"永恒女性"即普遍精神的追求中完成个体的超越和拯救.  相似文献   
9.
《别尔金小说集》是普希金第一部完整的小说作品,其对俄国城乡生活较为完整的反映以及典型的主题意义使其成为俄国小说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该小说集是普希金被困于波尔金诺村时历时三个月所作,小说中主要展现的是俄国乡村背景下的人物和生活,受特定的创作时间及环境影响,该小说集体现了特有的简约美。因此,本论文将具体从作品的语言、结构、人物形象、主题四个方面分析其所体现的简约美,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把握作品,亦能帮助我们大致明晰普希金小说创作的风格与原则。  相似文献   
10.
普希金与莱蒙托夫都是19世纪上半叶伟大的俄罗斯诗人.虽然是同时代的诗人,但两者诗歌总体风格却存在很大的差异(前者的诗歌充满活力、乐观向上;而后者的诗歌带有一种忧愁、悲伤的基调,大都反映寂寞、孤独、苦闷、消沉、走投无路),具体涉及某一创作主题,他们的写作手法也是不同的.本文就两位诗人部分诗歌作品中所体现的"时间"问题进行探析,从两者对时间的"过去"现在"的对立、抒情主人公与诗人的时间经历表现、时间顺序安排、时间问题的哲理思考、时间的表现手法、表示时间的常用词汇等几个角度来分析、解读两位诗人部分诗歌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