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5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有着无数优良的传统美德,尊师重教是自古以来就备受推崇的美德。多少中国历史上有名望的人,不管他们取得了多大的成就,面对自己的老师,一直都是非常尊重,也由此留下了许多著名的典故,"曾子避席"就是其中之一。透过"曾子避席"的典故,来看尊师重教这一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之意义。  相似文献   
2.
曾子是孔子晚年最杰出的弟子之一,他既是孔子学说的主要传播者,又是思孟学派的开启者,在儒家文化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学术界对曾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家世、生平、著作、孝道思想、学派等方面,随着郭店楚简、上博简的出土及相关研究成果的出现,对曾子的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进行了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3.
上博楚简《内礼》与《曾子》十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楚竹简《内礼》的面世,表明保存在《大戴礼记》中的《曾子》十篇确为先秦文献。比较《内礼》与《曾子》,可为考察《曾子》一书的编订、流传情况提供助益。  相似文献   
4.
“鲁季氏立费国”说商榷——兼论曾子处费之地所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国境内有两个费地,一是季氏封邑;一是古费国。古费国为夏禹之后,曾为鲁之附庸,后乃独立。论者多以史籍中的费国为季氏之费,遂创造了季氏僭国独立的说法。这种说法漏洞很多,难以自圆。称“君”名“公”的“费”其实皆指在今山东鱼台、金乡附近的古费国。曾子处费,也不在费县之武城,而在今嘉祥境内的武城。这里距姒姓费国很近,也反证曾子故里在今嘉祥  相似文献   
5.
曾子故里为春秋鲁武城,即战国南城、汉南武城,唐至清末的费县南武城,今为平邑县南武城.武城、南武城为一地,为历代史家所公认.明成化后,嘉祥称其阿城为南武城.实际上,嘉祥南武城非春秋鲁武城,与曾子故里无涉.  相似文献   
6.
曾子自述"闻诸夫子"在《论语》、《大戴礼记》中存在着"述孔子之言"和"传孔子之意"两种表现方式.作为弘扬儒学的方法,"闻诸夫子"表现出居故地传师说的正统色彩,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孝"论和心性论有重要影响.在这种弘道方式背后,曾子对孔子学说作具体诠释,促使其转化为现实力量来实现对儒学的发展,表现出文化守成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用师者王     
<正>春秋时期曾子有句名言:"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意思是说领导者任用才能超过自己的人,可以成就一番伟业;任用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取得不错的业绩;任用不学无术、唯唯诺诺之辈,那必定失败。"用师者王",确为事业成功之要。各级领导干部要以"用师者  相似文献   
8.
孔子带着当时国际一流的企业家、外交家、纵横家子贡,堪称政治、经济、外交、工商样样都通的大通才周游列国。要知道在孔子的三千弟子当中,子贡的学问不是最好的,比他好的像颜回、曾子、子路等等,有的是。孔子周游列国,自己很穷,很倒霉,但是每个国家对于他的推荐,那是要买账的。他的弟子在各个国家,有当军队司令员的,有当行政首长的,所以,每个诸侯都不敢用他,因为他的学生太多了,几百万人口的天下,他的学生就有三千人,而且学生绝对听他的话,他动一下,诸侯国都会动摇,谁敢用他?  相似文献   
9.
《社科纵横》2015,(7):141-144
以礼为核心的礼教是用来防止道德缺失的,是为了达到"致反始也,致鬼神也,致和用也,致义也,致让也"的功效。不同的礼仪具有不同的道德功能,不同的阶级和对象,礼仪的道德功效也有所差异,但其所体现的道德本质是一致的,即尊尊亲亲、仁义之道、敬爱之本。礼通过章明疑似不清、辨别隐微不明来提防人们的不轨之举,其作用具有隐微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重分析孔子、曾子、孟子三人的器质和主要思想(“仁”、“孝”和“内省”的修身方法),认为他们是一脉相承的。因此,肯定曾子是孔孟之间的主要承传者,这亦说明曾子在先秦儒学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