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28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76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隅/角”历时替换小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表示“角落”义的词语,在上古汉语中主要用“隅”,现代汉语中用“角”。这个交替过程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本文详细考察了从上古至中古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从中寻绎“角”替换“隅”的发展轨迹:在先秦时期用例极少;西汉也甚为零落;东汉魏时期才逐渐多起来;占据绝对优势则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南方与北方均较多使用,尤其是北方口语文献中“角”已代替“隅”完成了历时替换。  相似文献   
2.
3.
简论英语习语结构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习语对外语学习者来说是重要的环节,也是学习难点之一。本文将英语习语分为可以分析解释的修辞性习语和很难或不必分析解释的非修辞性习语两大类,并主要从探讨习语的活用及如何从语法结构的调整两个方面加以例证,从而说明英语习语的结构是否可以灵活变动。  相似文献   
4.
从跨文化阐释学的理论视角来研究和评价汉语新词语的翻译,提出要借鉴跨越中西二元论模式的翻译方法,直指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单向透支"和"文化赤字"现象的症结,符合当下中国文学和文化"走出去"的需求.审视2008年之后出现的汉语新词英译文,本文试图发掘汉语新词翻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中国文化推介给国外受众、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  相似文献   
5.
"吃"除了为人们所最常见的饮食义,它最早出现是作为"口吃、结巴"的意思使用的,另外"吃吃"连用还用作形容笑声。随着社会的发展,"吃"逐渐替代了"食"成为一个表示饮食义的动词。作为饮食义的"吃"的带宾情况也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时变化过程,宾语由带固态食物发展为兼带非固态食物,后来由于"喝"的出现和普及,又与"喝"有了分工,重新回到带固态  相似文献   
6.
论古汉语同义词的识同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识同是决定同义词辨释优劣高下的首要问题.在认识"一义相同"是同义词识同的标准后,就要解决如何识别一群词"一义相同"的问题.不少的研究者曾提出许多识同方法,但都由于不明同义词的正确界说和误解等义词而不能成功.事实上,从词义的相同程度,同义词可分理性意义等同而附加意义有异的异称词和理性意义有同中之异的一般同义词. 对前一类,可围绕异名别称,用"同一概念"和"同一对象"两种识同法;对后一类,可围绕一个词义的主要、基本部分相同,用"浑言通义"识同法;还应该运用可共用于这两类的文献训诂材料识同法、古人替换使用识同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介绍了用替换定理列写电路状态方程的方法,并结合典型例题进行了分析,旨在改进电路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计算电路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编辑得很漂亮的文档在别人电脑中打开时,却发现各种漂亮字体全部变成平淡的宋体或黑体,有时还影响到页面、段落,这种情况相信大家碰到过吧。这主要是因为电脑中没有安装文档中用到的漂亮字体,所以就被Word自动替换成默认的宋体字了。在Word 2007中有两种方法可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连体修饰句进行了分析考察 ,阐述了连体修饰句中的主语不能或难以使用格助词“の”而只能使用格助词“が”的情况 ,同时也指出了连体修饰句中的主语用“が”表示与用“の”的语感差异  相似文献   
10.
王凤兰 《学术交流》2008,(5):144-147
在现代汉语中,"来"有表示目的之用法.但只有用以连接分句的"来"才真正表示目的,而用在介词结构与动词短语之间的"来"以及连动句、兼语句中的"来"不表示目的,其作用是凸显前边表示方法、手段、途径的状语,可以看作是焦点算子.表示目的的"来",后边为动宾短语,其中的动词一般为双音节的抽象动词,且必须带有受事.表示目的的"来"与表示目的的"以"用法并不完全一致,有时可以互相替换,有时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