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4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3篇
丛书文集   173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327篇
社会学   6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回汉关系角度出发 ,来考察回族禁食猪肉的习俗 ,认为回族的这一禁忌虽然来自伊斯兰教 ,但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回汉混居、杂居的分布格局 ,来自汉族社会的文化误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民族同化政策和民族间的矛盾 ,对该禁忌的传承和变异都带来了较有意味的影响。同时指出由于该禁忌具有民族身份和意识、宗教意识和信仰虔诚的象征意义 ,所以回族在历史上虽历经祸患还是将该禁忌传承了下来。最后 ,文章提出必须加强回族、伊斯兰教的研究与宣传 ,进一步普及民族常识和党的平等的民族宗教政策 ,才能改变历史上遗留的文化误读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2.
误读笑谈     
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猪八戒的扮演者马德华,本不是这个姓名。原姓名叫“牛芮”。那么他为什么变更姓名了呢?  相似文献   
3.
鲁迅和张爱玲分别是主流文学和非主流文学的代表,他们之间存在着某些共同之处。二者在现代文学史上都被无情地扭曲了,一个是“红色经典”,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被误读的大师;一个是个人主义的“靡靡之音”,长期被排斥在文学史之外。二者对人性的弱点都有深刻的了解和体会,在探讨现代人的生存处境时表现出深刻的悲剧精神。此外他们的创作都显示出相当成熟的象征印象主义与写实主义相调和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4.
诗歌阅读中的“误读”,无论是读者的有意为之或无意中的“歪打正着”,指的都是读者在对诗意的理解上与作者本意不一致。之所以会发生“误读”,是因为读者从诗中读出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情体验,而以自身的联想力丰富、补充了作者的诗意内涵。可以说,误读难以避免,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它应该出现在率性而为的状态之下,而不是出于无知或有知的偏见。  相似文献   
5.
论文化交流中的误读与创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交流中常常存在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等去解读另一种文化的误读现象,并构成文化交流的障碍。文化交往中实际还存在一种有意识的误读,而这种误读恰恰是新文化产生和创造的前提。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这种现象屡见不鲜,典型者如汉唐间佛教和明清时期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文化误读的现象不可消除,其影响也是得失兼备,因此要在平衡不同文化现象的关系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更有利于文化成长与文化交流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田沁鑫的戏剧<生死场>在人物形象、主题意蕴和结构等方面对小说原作都进行了改编,它回归了被认为是对小说误读的"抗日救亡"主题,而这种误读,恰恰是基于当代话剧缺乏精神内核的创作现状而做出的有意识选择.作者希望突破话剧创作过于个人化的局限,建立艺术性和现实性兼具的"新主流戏剧",但这一尝试在戏剧文本内部造成一定分裂性,使意识形态价值和个人的建构立场都遭遇了双向的价值消解.  相似文献   
7.
以阐释学的"前理解"和"偏见"理论、接受美学家对阅读和读者"期待视野"的相关论点为依据,针对文学名著在重译过程中的误读和误译作深入比较研究,批评了以往‘误译即错误的翻译,的简单论调.以<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改革开放前、后两个阶段不同的译本为例,后来的重译本中也存在不少的误读与误译.误译分为语言学(微观)误译和文化(宏观)误译.语言学误译可能是由于拼写错误等导致的.文化误译又细分为有意误译和无意误译.拼写错误等无意误译都应该尽量避免.然而有意误译是可以原谅和接受的,是基于归化或异化的需要,是创造性叛逆.总之,误读、误译与重译相伴相生,是译者主体性的彰显.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后矇胧诗"群,是中国当代文坛的一个重要文学现象。由于"后朦胧诗"群的驳杂与庞大,学术界对这一诗群的认识始终停留在有限的、在当时由于发表鲜明"反叛"宣言的那几个派别上面,从而忽略了这个庞大群体的多元性,结果造成了历史性的误读。这一误读主要表现在把整个"后朦胧诗"群看作是一个反文化、反传统的诗歌群体和对它们语言革新的不认可。  相似文献   
9.
祝玮 《管理科学文摘》2012,(30):117-118
玉渊潭公园在蓬勃向上的发展中,成绩的取得源于创新发展的步伐从未停歇。玉渊潭公园作为历史名园的一部分,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绝对不能仅仅通过基本建设来满足城市公园的基本功能,更要有意识的激发这座存在了八百年的历史名园所蕴含其中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0.
和文化在文化传播和广告信息的传递中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和文化广告作为文化信息的传递方式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文化广告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表现为传递生态失衡信息、误读传统文化、宣传人的情感与理性的片面发展。制约和文化广告发展的原因体现在技术发展的表征、对传统文化理解的偏差和经济利益的驱动方面。倡导生态意识、提高文化素养、以个体情感与理性的协调发展促进人类的和谐成为和文化广告健康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