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9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70篇
社会学   26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人民出版社与党同龄.人民出版社资深编审、原总编辑张惠卿先生,是中国老一辈杰出出版家.张先生早年参加革命,194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曾参与制定国家出版工作的重要文件,规划出版了大批马列著作,对马克思主义著作在中国的出版传播有突出贡献.他1993年至1997年任第八届...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领导者》2006,(4):45-46
有时候,一颗不安分的心和一份执著的信念,会成为我们改变人生的动力。山东中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魏总便是这样开启他的创业之路的。  相似文献   
4.
阿友 《新天地》2012,(5):8-9
如果命运抓住了你的喉咙,你就去挠命运的胳肢窝。坚持下去等待奇迹,拯救我们的孩子,激励人们自信、坚强。这是一位伟大母亲获得合肥2011年十大杰出母亲称号时的肺腑感言。这位单身母亲叫岳梅,14年前,她的  相似文献   
5.
李渔的诗     
李渔是位杰出诗人,过去人们只以传奇作家、小说作家、戏曲理论家看待李渔,是不全面的。正如他的朋友所说:"止以词曲知笠翁,即不知笠翁者也。"他在明清易代、社会变革之际写的许多诗,描写历史沧桑、时代悲凉,为民众呼号,歌唱和咀嚼百姓的大哀痛,这些诗乃是他一生所作诗歌的最高成就,也是放在中国几千年来无数优秀诗篇中并不逊色的作品。特别是他对民族和亿万百姓的命运进行了严肃的思考,对苍天、对历史进行了呼天号地的叩问,可以说,这些诗是清诗中的上乘之作,也是对整个中国古代诗苑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2013年4月28日,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常务理事、学术工作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廖为建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60岁。作为中国公共关系事业的开创者之一,廖为建教授学术造诣深厚,社会影响广泛,多年来为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及学术工作委员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曾荣获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颁发的“中国公共关系杰出贡献奖”。  相似文献   
7.
哈萨克族是一个诗歌民族。在当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哈萨克族诗人有三位。库尔班阿里活跃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以《从小毡房走向全世界》一诗蜚声文坛。诗人关注时代的发展与国家的命运,创作出许多把小“我”和时代、国家联系在一起、高扬主旋律的政治抒情诗。乌曼尔阿孜的代表作是《闪电》和《天狼》,他的诗歌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感情真挚充沛,形象鲜明饱满,语言生动活泼。他还在诗中强烈呼吁人们善待地球,保护生态,珍爱环境。夏侃善于把对故乡的热爱转换为对父老乡亲的依恋,充分表现“人民”母题。他的诗中大量的优美比喻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充盈着浓郁的草原气息。  相似文献   
8.
记得20多年前,北京国防大学教授鲍中行不止一次对我说:他的先祖鲍福宝是明·洪武二年(1369)被调戌贵州普定卫(即今之安顺市),屯田守卫边疆、建立鲍家屯的开拓者。时隔600多年了,至今子孙繁衍24代,全村有2000多人口。这样一个大家族,仍旧保存着明代的风俗,服饰装束、生产、生活习惯、礼仪、祭祀都没有改变。他们念念不忘故土,盼望着实现认祖归根的梦想。一年又一年,他们寻寻觅觅不舍弃,终于找到尘封可信的《家谱》,谱载先祖鲍福宝原是“徽州歙县新安卫、塘越村、滚袖乡、太和舍人氏”。  相似文献   
9.
菲尔兹奖的全名为数学杰出发现国际奖,被誉为数学诺贝尔奖.研究菲尔兹奖的由来及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何岸 《源流》2010,(23)
邵飘萍,1884年生于浙江东阳,中国近代新闻史上著名报人,《京报》创办者,中国新闻理论的开拓者、奠基人,有新闻全才之誉。1905年,邵飘萍考入浙江省高等学堂,毕业后回家乡任教期间,成为《申报》特约通讯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