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40篇
社会学   1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雨 《老年世界》2009,(11):18-20
“文化大革命”前期:以“文化革命旗手”自居的江青在舞台上大搞“样板戏”,并由此形成了八亿人民八台戏,样板戏“一花独放”的局面。1971年5月20日,长于故事片拍摄的导演谢铁骊借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9周年之际同导演成荫、摄影钱江联名给周恩来写了一封信,反映广大工农兵群众对故事片的迫切要求,并就如何抓好故事片摄制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以"集体"署名取代个人署名,是革命样板戏的一大标志。对样板戏诸版本进行文本分析,重点比较版本演变中人物角色和情节结构设置变化与作者署名变化的相关性,可以考得样板戏具有"非作者性"。由个人创作者赋予文本的人格化、个人化的元素在集体创作的语境中被消解,文本及人物的非真实性有赖于非作者性,而非作者性又确保了文本及人物的非真实性,两者互为因果。由多个成员组成的集体创作班子之所以能以合作的方式创作出形式与内容高度完整的样板戏,是由于凌驾于创作班子以及其他所有关心并提出修改意见者之上的"全知视角"起了统领样板戏文艺路线和引导方向的作用。集体创作作为全知视角的忠实执行者,旨在通过样板戏的展演诱导观众对剧中正面英雄人物形成自我指涉,这是样板戏的最高审美目标。  相似文献   
3.
老妻K歌记     
退休后,从紧张有序的工作中脱身出来,突然变得无所事事,整天坐立不安。几个老朋友知道我不爱打牌跳舞,便邀我去歌厅K歌。年轻时我曾参加过业余演出,演过样板戏“沙家浜”中的郭建光,“龙江颂”中的李志田。参加工作后,因工作忙,无时间唱歌,所以,一肚子音乐细胞没处发挥,此时朋友一邀,我也就欣然前往。老妻也早已退休,女儿在外地工作,家务活不多,在家无趣,大家请她跟着去玩。  相似文献   
4.
文革是发生在新中国历史上的一场长达十年的政治运动,文革时期中国的泛政治化影响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本身就属于弱势的女性更是处于一种非正常状态。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政治运动如果在所难免,应当让其在政治的领域中进行,如果扩大到了不能控制的地步,势必导致不良的后果。  相似文献   
5.
“八个样板戏一个作家”之说不是建立在充分占有材料和冷静客观的分析研究基础之上的科学论断 ,不能准确全面地概括“文革”时期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要使“文革”文学研究取得实质性进展 ,必须摆脱“八个样板戏一个作家”说的误导  相似文献   
6.
京剧"样板戏"相对传统的京剧板式来说,其最大的艺术成就就是它在唱腔的现代化方面进行了空前的变革和创新:在传统的板式之外新创了许多新板式,极大地丰富了京剧的板腔体系和唱腔本身;在声腔体系中创新了乐句句式和套腔布局,空前地丰富了京剧唱腔的艺术表现功能;在唱腔设计中创造性地融入了特性音调,空前地强化了京剧唱腔的人物个性;在行腔技巧上一反传统戏"曲高和寡"的技巧化倾向,空前地强化了京剧唱腔的通俗化和亲和力,为京剧唱腔的创新提供了无可争辩的宝贵价值和不可多得的"样板"。  相似文献   
7.
中篇小说《沙家浜》作为对同名样板戏的改写,借解构"经典"之名,以时尚的"包装"来寻求卖点。其写作出发点是后现代主义文化背景下的平民主义写作立场。它通过对样板戏中"英雄人物"的戏谑化解构,给消费时代的大众读者提供了一套后现代商业文化色彩的文学快餐,同时也是当下文学写作精神困境的表征。  相似文献   
8.
活跃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电影人,被称为中国电影导演的"第三代"。作为时代的呼应者,他们的电影创作形成共同的趋向,也不可避免的带有时代所赋予的总体特征,如强烈的政治观念与阶级意识,明显的教化意图和拯救倾向等。在艺术风格上,明朗、朴质、抒情健康,具有强烈的民族气息和时代风尚。谢晋在第三代导演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本文以谢晋为例,解析谢晋一生的创作,分析第三代导演人。  相似文献   
9.
黎之 《中外书摘》2011,(1):38-41
1978年8月以后全国宣传会议的筹备工作有些松下来,我也就不经常到筹备组去,有时去那里听听消息。这期间,出版系统工作很紧张,王匡出任出版局长后,一抓领导班子建设‘(那时文联、各协尚未恢复,许多文艺刊物由出版局管);一抓解决书荒。十一年大灾,十亿人民八个“样板戏”,广大读者求书若渴。各出版社突击出书,仍满足不了需求,有不少朋友走我的“后门”买书。同时要抓新创作的出版。  相似文献   
10.
样板戏看似浑然一体,实则含混复杂,存在一个被逐步提纯、净化的过程,这一点,通过考察样板戏如何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就可以看得格外分明。早在1966年,《纪要》就已明确了无产阶级英雄典型的顶层设计——英雄形象应该具有红色题材、一号主角、组织化身、高大全型这四个特点。揆诸样板戏的诸多英雄形象,柯湘最完美、典范地实现了这样的顶层设计,而《白毛女》、《沙家浜》、《红色娘子军》等作品中的英雄形象与之则存在较多龃龉乃至矛盾。为了尽可能完满地实现顶层设计,这些样板戏一般都进行过反复的和大规模的修改,而修改的重心则是删除英雄身上的人情味、女性美和传奇性,从而使他们与党的意志保持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