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1篇
社会学   10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导干部的廉政从心态作用开始,培养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品质必须从培养领导干部的廉政心态做起。衡量领导干部廉政心态健康与否的因素很多,而其中的两个重要因素是正义感和敬畏感,富有正义感的廉政心态支配领导干部的廉政行为必须这样做,富有敬畏感的廉政心态支配领导干部对不廉政行为不想也不敢这样做。  相似文献   
2.
《职业》2011,(34)
2011年初冬之际,一起小悦悦事件让公众的心比天气还凉;与此同时,校长撑腰体红遍网络,搞笑编排的背后是一个让人笑不起来的话题:道德缺失,正义泯灭。正义是不惧怕黑暗势力和危险的英勇无畏,是一种敢于直面阴霾的勇气。职场上的正义感,职场上的正义感是更多的是英勇无畏,遵守职业道德,不惧怕黑暗势力和危险,用良心做事。作为医生,你可以甩掉红包;作为官员,你可以怒斥行贿者;作为教师,你可以批评上门送礼的家长;作为工人,你可以拒绝添加超标物质;作为记者,  相似文献   
3.
陈洪娟 《老人天地》2008,(11):27-27
老妈60多岁了,天生一副热心肠,正义感又特强,特别爱管闲事,即使是到城里和我们小住,也还是改不了这脾气。一次和老妈一起出门,下楼时她顺手拎起邻居家门口的袋装垃圾,我说:"那不是我们家的。"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社会,公民的守法精神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规则意识,它体现为三个层面:规则至上、注重程序和对权力进行制衡.二是正义感,包括权利意识和相互性两个方面.三是公共理性,它是守法精神的一个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5.
王嘉 《江淮论坛》2010,(1):50-57
稳定性问题是罗尔斯政治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正义感在罗尔斯的稳定性问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通过对正义感的形成、作用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罗尔斯的正义感理论中,起核心作用的是具有实质正义特征的正义原则和具有程序正义特征的互惠性原则。罗尔斯由此从道德心理学的角度证成了在由两个正义原则规导的制度系统中形成的正义感对于维持和修复社会稳定性的作用,从而给出其作为公平的正义理论的一种可行性证明。  相似文献   
6.
当前,在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大学生自身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的正义感呈现缺失状态。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其正义感的强弱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正视大学生正义感缺失的现实,分析原因,进而探索培育大学生正义感的途径,成为目前一个刻不容缓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7.
皮湘林 《社科纵横》2013,(10):58-63
社会工作的道德特质使社会工作的道德情感介入成为必要。宗教信念、同情心、人类的互助心理成为社会工作源起的丰富的情感动因,然而,在专业理性主义的冲击下,社会工作的专业姿态让社会工作保持与情感、价值的疏离,社会工作陷入困境。社会工作者的正义感、责任感与关怀感的道德情感的重构是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形态与伦理形态的。社会工作者道德情感的培养与塑造需要社会、社会工作教育以及社会工作者自身各个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正义感是一种道德心理能力。对正义行为的模仿与训练,有助于人们养成正义感。民主参与不一定都是正义行为,但它提供更多观摩、体验正义行为的机会,也更多引发人们对正义问题的思考。人们在民主参与的实践中,更容易培育起包括正义感在内的各项公民心理品质。参与政策和法律制定,参与社区自治和社团活动,网络民主参与,是当前我国公民养成正义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余金刚 《兰州学刊》2011,(8):196-198
罗尔斯的正义感和重叠共识的概念主要是尝试解决现代自由主义所面临的危机:正义感是运用正义原则和按照正义原则即按照正义观点去行动的一种有效欲望,正义感这一概念的问题在于作为完备性学说的一种无法获得其他学说的赞同;重叠共识概念是对正义感的修正,它同样无法解决稳定性的问题,因为人们在公共政治问题上可以围绕政治的正义达成重叠共识,但在公共领域之外,各种各样的完备性学说实际上是无法达成共识的。正义感抑或重叠共识的理念不仅没有弥补自由主义在人性哲学方面的不足反而使问题更加的复杂。  相似文献   
10.
牛婕 《现代妇女》2014,(7):22-23
在屡屡爆出丑闻的“火箭官员”饱受公众质疑之时,武汉大学“最年轻教授”邓鹤翔却用真才实学赢得了广泛的肯定与支持。为什么同样是以年轻人为主体,公众对于两种现象的反响却是截然相反的呢?笔者承认,由“仇官”情绪引发的妒忌心理在某种程度上与人们出现上述反差态度存在着一定的关联。但是,究其根本原因,我们的公众并不是非理性地将质疑锁定在所有年轻人身上.大家真正质疑的是选聘过程是否做到了公开透明,是否遵守了应有的相关程序。本文试图以罗尔斯《正义论》中的程序正义为立足点,对公众在“火箭官员”与“最年轻教授”事件中折射出的妒忌心理与正义感展开分析论述.并力求能够得出针对社会正义与和谐发展等方面的相关伦理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