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武后至中宗时期游宴之风日盛,武则天和上官婉儿是重要的发起者和参与者,促进了这一时期宫廷游宴诗歌的兴盛,通过分析两人及其相关诗人的游宴作品,使我们初步了解初唐诗歌发展的一个侧面,以正确评价宫廷游宴诗在初唐的地位以及影响。  相似文献   
2.
武后从掌权起到退位前,新置了北门学士、珠英学士两个文馆,改建了习艺馆。这三个文馆较之一般文馆,在馆名、馆舍、职官上都有所不同。文馆建置虽出于服务武后个人的目的,但仍是借着尊儒重学的名义成立的,且其运作也遵循儒馆学术传统,而并未另搞一套,儒学在文馆事务中仍然起着引领作用。北门学士是翰林学士和修书学士的复合体,职责是内廷草诏,禁殿修书;珠英学士以编纂类书、诗歌唱和为主;习艺馆以对宫廷女子开展儒学教育和艺术培养为主。尽管每个文馆自成系列,性质有别,但都在传统儒学的规导下运作,馆务也在儒学学术体系之内展开,并在文学文献建设、文学人才培养、引领朝野诗风、促进诗体发育方面对当时文学的繁荣起到推动作用,此其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3.
武后通过宫廷内部的一些文化学术活动巩固了自己的皇后之位,并进而与高宗分享权力,最终走上纂唐立周。分析这些文化学术活动,可以看出武后地位的上升过程,也可以看出当时宫廷政争的激烈程度。  相似文献   
4.
唐代武后时期的明堂乐章是唐代唯一付诸明堂祭祀实践的歌辞,与唐朝前及贞观时期的明堂乐章在篇章结构和措辞用语等方面均大不相同,其异变之处既是武后朝礼乐改制的体现,也是武则天出于政治上自我宣示的考虑。《皇嗣出入升降》这一篇章的增加,是武后集团与李氏集团斗争的体现;乐章结尾增加的宫、商、角、徵、羽等五音之章,也折射出武后不泥于古制、重视明堂布政功能的认知。武后明堂乐章与贞观时期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武后乐章曾在明堂祭祀中实际奏唱,而贞观时期未建明堂,乐章的创制纯为理论勾画。  相似文献   
5.
武玉林 《领导科学》2012,(22):53-55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掌理朝政近半个世纪。史载,"武后命官猥多,而开元中有名者皆出其选"(《新唐书·李绛传》)。武后当政时著名宰相有狄仁杰、张柬之,将帅有张仁愿、唐休、郭元振等,而开元年间号称"四大贤相"的姚崇、宋、张嘉贞、张说也  相似文献   
6.
李峤宫廷诗是武后时代①宫廷文学的代表.它渗透着这一时期宫廷诗风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支治与文学之争从武后到睿宗时,表现出一种合——分——合的趋势,并对开元、天宝年间宰臣的诗赋观发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神龙元年,五王发动政变后,大量文人遭到贬谪,这是初唐历史和文学史上的重大事件。史料和学界认为他们是二张的党羽。其实,二张并没有形成强大的政治势力,更没有专政。从二张的实际政治地位、贬谪文人与二张的关系、文人诗文的反映看,他们并非二张的党羽。他们遭贬的真正原因是:五王视他们为武后势力,以“坐附二张”为借口,予以打击。  相似文献   
9.
武则天改字浅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君明 《北方论丛》2004,(6):130-131
永昌元年(689年)十一月初一,武后正式登基,颁布<改元载初敕>,正式改元载初,改十一月为正月,正名为曌,正式创制文字.一直至长安四年末(704年)结束,历时16年.改字前后分五次,共18个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