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25篇
民族学   109篇
人才学   12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95篇
理论方法论   51篇
综合类   743篇
社会学   68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哈代<无名的裘德>中的次要人物小时光老人长期被评论界忽视,这与他在小说中的重要作用是不相称的.小时光老人对主要人物的刻画有着重要意义:他对裘德来说意味着欲望的后果;对苏来说象征着欲望的部分觉醒;对阿拉贝拉而言,时光的存在更加清晰和深刻的证明她是一个没有丝毫母性的充满欲望的女人.  相似文献   
3.
池莉的近作《生活秀》和《看麦娘》都是塑造了两个并非母亲的母亲形象 ,这个特别的现象 ,表明作家对母性问题的关注。相比之下 ,《看麦娘》的母性主题 ,其意蕴更加丰富。小说将几位不同类型的母亲放在不同的社会转型期当中去表现 ,从而揭示出文化传统、政治环境与个体心理结构所产生的碰撞和变异  相似文献   
4.
前人对<山海经>姑媱之山"草"的诠释,常常只抓住"服之媚于人"的致媚性能而忽略了其叶,其华、其实等植物特征."草"虽为"媚草",但并非媚草类的通称."草"亦非"灵芝".在先秦文献中"芝"并无神秘意义,"芝"被神化肇端于神仙方术家,谶纬之学将其神学符号化.李善注引宋玉<高唐赋>云:"精魂为草,寔曰灵芝",反映了战国后期神仙方术思想对楚文化的影响,是楚地原始巫风自然神崇拜向神道设教的圣物崇拜转化的一种表征.本文尝试将其致媚性能与植物形态结合起来加以考释,从而提出草即淫羊藿.  相似文献   
5.
考古材料所见生殖器崇拜考--以云南史前及青铜时代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以云南史前及青铜时代的考古发掘为主,结合各地考古资料,论述了生殖崇拜的宗教意义。  相似文献   
6.
《雷雨》是我国现代文坛上的经典剧作之一。剧作家曹禺以其特有的艺术感受和生活体验,塑造了两个极具个性的女性形象——侍萍和蘩漪,并在戏剧冲突中揭示了个性与母性在女性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雷雨》中寄寓着曹禺对20世纪初的中国女性及其生存状态的关注和审视。  相似文献   
7.
在近代中西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 ,冀东城乡的民间信仰出现了在传统与现代性间不可逆转的变化 ,呈现出神人合一、实用心态、多神崇拜、信仰式微等若干基本特征。冀东城乡在各个方面与华北诸省具有地理、文化等诸方面的密切关联 ,因此冀东城乡民间信仰上所表现出的变化与特征 ,在某种意义上也可视为近代华北城乡民间信仰变动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8.
刀剑信仰与日本人的武力崇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原始神道把剑作为神体加以崇拜 ,形成早期的刀剑信仰 ,这是日本人武力崇拜的开始。日本中世以后 ,武士的产生和武士道的形成 ,使日本人的武国观念得到强化。近世末期 ,民族主义和自我中心主义急剧膨胀。近代以来 ,随着军国主义的产生 ,武士道精神和武力崇拜观念恶性膨胀 ,多次发动侵略战争 ,给亚洲各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  相似文献   
9.
《中文信息》2005,(1):9-15
他们来华的路线不是北方的丝绸之路,最有可能选取的是南丝绸海路。三墨堆闪族人的迁徙有可能是一次性完成。也可能是数次积累。迁徙的时间大约发生在4000年之前,最迟不会超过2400年前。  相似文献   
10.
试论中国古代宗教崇拜对象及天人关系之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宗教的崇拜对象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下 ,从原始宗教发展而来 ,主要是“人”对抽象的“天”进行崇拜。后来 ,在儒道两家的批评和改造下 ,其崇拜对象逐渐由“神灵之天”向“义理之天”、“命运之天”以及“自然之天”演变。与之相应的天人关系 ,也由“天人相分”到“天人相通”,直至最后发展到“天人合一”的最高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