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10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12月20日至21日,由光明日报社、浙江省生态文化协会和浙江农林大学主办,浙江省生态文化研究中心、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和浙江农林大学文化学院承办的第四届"美丽中国·水生态研究"高峰学术论坛在浙江农林大学举行。浙江省政协原主席、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国富,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浙江省生态文化协会会长陈艳华,浙江省环保厅厅长徐震,浙江省林业厅原厅长、浙江省生态文化协会常务副会长楼国华,浙江省社科联副主席陈先春,浙江省生态文化协会副秘书长许利群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南京林业大学曹顺仙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余谋昌教授、浙江水利水电学院闫彦教授、浙江外国语学院张跃西教授、德国莱比锡大学和亥姆霍兹联合会环境研究中心(Helmholtz UFZ)沈百鑫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邱斌教授、井冈山大学姚声正教授等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展开深入研讨。本刊将分两期刊发此次论坛部分专家的发言稿,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如何保护水及相关生态系统,加强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是21世纪水利面临的严峻挑战,迫切需要水利科技提供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支持。本文从应用基础、应用技术与方法,以及与可持续发展相关水利科技理论3个方面,以宜昌宜都市和夷陵区水生态与水环境治理模式为示例,阐述了“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生态后用水”的理念,提出了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思路、措施及科学研究与示范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领导决策信息》2012,(34):4-31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1300多年前,诗人王勃向着浩渺的鄱阳湖吟出了这万古流传的名篇。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曾被认为是中国四大淡水湖泊中唯一没有出现富营养化的湖泊,有着中国"最后一盆清水"之誉。但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鄱阳湖遭受了巨大的污染,与其密切相关的区域面临严重的水生态安全威胁。到了2006年,鄱阳湖水全年优于三类的不到六成,劣于三类的则逼近两成。鄱阳湖已经从整体上呈现出中度营养化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城市水循环系统由自然系统和人工循环利用系统组成,经过长期的"人工化",其结构已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使得城市水文生态失衡,在雨季给城市带来严重的内涝问题。武汉城市内涝问题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而言主要是与武汉市自然水生态环境、"雨岛效应"、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负面问题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按照城市与水生态有机协调的思路,做好城市水文规划,实行雨污分离,采取新技术、新材料,提高设计标准,满足排水要求,加强城市排涝设施管理,强化暴雨预警和应急处置等措施,是解决武汉城市内涝问题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水制度包含水资源制度、水环境制度和水生态制度,具体包括取水总量控制制度、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水资源费制度、水权交易制度、水污染权交易制度、水生态补偿制度、水环境污染问责制度和水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八类;广义的水制度还包括防洪制度、排涝制度、灌溉制度等。在经历数十年的沿革与演变后,各类水制度相互作用且共同服务于中国水生态文明建设。基于网络普查方法,在深入分析1978-2014年中国31个省区市各类狭义水制度的制度关系和结构演变后,基于三类量化思路对水规制强度进行了测度并探讨了它们的省际差异。研究表明,水制度之间存在前置、替代或互补关系;每个地区都在寻求不同的水制度特色,但甚少有地区在水制度建设中一枝独秀;制度先发地区创新优势明显,但是否能够保持领先优势则因制度而异。  相似文献   
6.
2014年12月20日至21日,由光明日报社、浙江省生态文化协会和浙江农林大学主办,浙江省生态文化研究中心、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和浙江农林大学文化学院承办的第四届"美丽中国·水生态研究"高峰学术论坛在浙江农林大学举行。浙江省政协原主席、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国富,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浙江省生态文化协会会长陈艳华,浙江省环保厅厅长徐震,浙江省林业厅原厅长、浙江省生态文化协会常务副会长楼国华,浙江省社科联副主席陈先春,浙江省生态文化协会副秘书长许利群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南京林业大学曹顺仙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余谋昌教授、浙江水利水电学院闫彦教授、浙江外国语学院张跃西教授、德国莱比锡大学和亥姆霍兹联合会环境研究中心(Helmholtz UFZ)沈百鑫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邱斌教授、井冈山大学姚声正教授等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展开深入研讨。本刊将分两期刊发此次论坛部分专家的发言稿,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2014年12月20日至21日,由光明日报社、浙江省生态文化协会和浙江农林大学主办,浙江省生态文化研究中心、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和浙江农林大学文化学院承办的第四届"美丽中国·水生态研究"高峰学术论坛在浙江农林大学举行。浙江省政协原主席、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国富,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浙江省生态文化协会会长陈艳华,浙江省环保厅厅长徐震,浙江省林业厅原厅长、浙江省生态文化协会常务副会长楼国华,浙江省社科联副主席陈先春,浙江省生态文化协会副秘书长许利群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南京林业大学曹顺仙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余谋昌教授、浙江水利水电学院闫彦教授、浙江外国语学院张跃西教授、德国莱比锡大学和亥姆霍兹联合会环境研究中心(Helmholtz UFZ)沈百鑫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邱斌教授、井冈山大学姚声正教授等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展开深入研讨。本刊将分两期刊发此次论坛部分专家的发言稿,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环境管理经济手段,流域水生态补偿对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流域水生态补偿的立法存在着没有国家层面专项立法、地方立法不一且差距较大等问题。为保护流域水生态和水环境,我国急需针对流域水生态补偿进行国家层面专项立法,并深刻认识流域水生态补偿的经济手段性质及其在流域水生态保护中的地位,推动地方流域水生态补偿立法。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和公共性的社会资源,是生态系统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然而,我国地理、气候条件特殊,水资源分布不均,人多水少是基本水情,三分之二城市缺水,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等问题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0.
水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生存环境和生态系统维护的基础资源,是人类的生存之本。但地球淡水资源只占全球总水量的2.5%,能够有效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总量的0.007%。因此,相对于人类无限的用水需求量来讲,水资源异常宝贵。早在1977年,联合国水资源会议已经预言,开发利用水资源如果超过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能力,将积累许多导致水资源供给长期不能满足人类生存、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需求或水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的致灾因子,这些因子进一步演变将会引发供水严重不足,水生态系统崩溃等重大灾难,造成国家和人类根本利益的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