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4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149篇
劳动科学   87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30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464篇
理论方法论   100篇
综合类   1031篇
社会学   123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交际》2005,(5):64-64
问:我在一家服装公司工作,因为赶订单,单位安排职工在五一节期间加班。我认为单位应当支付加班职工300%的加班工资,但公司劳资部经理只同意给我们安排补休,不同意支付加班工资。企业的这种行为是否不当?  相似文献   
2.
从<婚姻法>第十条关于未到法定婚龄婚①绝对无效的规定,到<司法解释>第八条关于无效婚姻在法定阻却事由消失后转变为有效婚姻的规定,反映了我国对无效婚姻的态度从侧重于法律的制裁性和严肃性,到侧重于法律的现实性和对当事人利益保护的转变.作者在肯定<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规定合理性的同时,指出其不足之处,以期进一步完善无效婚姻制度.  相似文献   
3.
李文成 《山西老年》2008,(10):68-68
编辑同志:我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老伴和唯一的儿子已经去世,女儿经济条件很差,自己都捉襟见肘,无条件从经济上供养我,只能在生活上照料。我有个孙子是机关公务员,经济状况较好,有能力从经济上供养我,但他以我没有抚养过他,  相似文献   
4.
激情的民主和理性的法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紧张。二者之间有相互促进的地方,但并不如人们所普遍认为的那样天然统一,本文首先从理论及实践上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然后以足球“黑哨”问题为例证,从法律的视角对二者关系进行了进一步思考,认为树立法律权威,确立法律信用是民主的法治要求,权力制约与权利保障是法治的民主要求,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达到统一。  相似文献   
5.
通过两个关于消费者安全保障权的典型案例,解释了消费者安全保障权的基本概念、内容和作用,分析了经营者对消费者安全保障权应履行的义务,认为经营者的法定义务不得通过合同方式给予取消,即在消费过程中第三人侵害了消费者安全权以及消费者自身有过错时,经营者应尽到法定义务、约定义务及附随义务,在消费者安全保障权受到损害时,经营者必须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其责任不应减轻或免除.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我国刑法理论的学说在论及刑法中的特殊主体时,一般认为以特殊主体为犯罪成立条件或刑罚加减事由的身份犯可以其形成方式的不同而划分为自然身份犯和法定身份犯,其中自然身份犯中的自然身份主体的形成来源于诸如男女性别、亲属等自然事实。本文通过严密的论证,阐明了刑法中自然身份及自然身份犯的概念在理论上是不妥当的,应从理论中予以剔除。  相似文献   
7.
论刑法的正当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艳风 《社科纵横》2002,17(4):39-40
刑法学界关于刑法正当性的研究主要有三种比较流行的观点 ,即报应正当论、预防正当论和报应与预防一体正当论。这三种观点都有其自身的理论弱点。国家刑罚权的发动包括刑法规范的创制和刑法规范的适用 ,目的在于维护和促进社会进步与尊重和保障人类发展 ,这才是刑法的终极正当性所在  相似文献   
8.
论过失危险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学界长期以来都对过失危险犯持否定态度 ,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在刑法中增加规定由危险状态构成的过失犯罪。本文从过失危险犯的现状、立法根据、范围三方面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是犯罪主体实施一系列环境污染行为造成危害后果的行为,可见造成危害后果是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成立的条件,因此对危害后果的内涵予以科学把握具有必要性和严肃性。但刑法将危害后果作为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成立条件面临着法律保护不周之弊端,应将犯罪成立的时间提前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以及生态环境面临严重直接危险状态阶段,使之与当前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大量增加。究其原因,大都与当事人未能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有关。根据《劳动法》第三章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只有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才算确立了劳动关系,才能享有《劳动法》规定的各项权利。因此,劳动者要想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就必须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而要使所签合同能够确保不侵犯劳动者权益,劳动者就必须了解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及订立劳动合同时应注意的问题,提高订立劳动合同的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