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17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75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117篇
社会学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轮船招商局、机器织布局……当一批新式的洋务企业在中世纪的大清国的土地上崛起之时,即引起众人的非议。建国后,洋务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史中极具争议的课题,对它的历史评价经历了全面否定到现今的基本肯定的重大转变。在此过程中,夏东元先生的研究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史学界称其为研究洋务运动的专家权威,是对洋务运动作出公正评价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2.
君云 《当代老年》2007,(1):42-42
第一个从国外引进标点符号的人是清末同文馆的学生张德彝。同文馆是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为培养外语人才而设立的,张德彝是第一批英文班学生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3.
魏源是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位重要思想家。在满清王朝江河日下、内忧外患的危急情势下,他提出了对内改革弊政,对外实行开放的主张,这一思想后来被洋务派所吸收、运用,对洋务运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陈奇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5(11):147-151
辛酉政变固然是统治中枢的权力之争,但不同集团之间围绕着治国方略的分歧和争论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面对千年未有的大变局,载垣、端华、肃顺为首的强硬派集团坚决主战,以维护天朝上国的威严;奕訢、桂良、文祥为首的务实派集团力主议和,争取时间,"自图振兴".矛盾激化,奕訢与企图控制皇权的慈禧太后联合发动政变,清除强硬派集团,实际上控制了朝廷大权,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则成为了地方上最有实力的督抚.务实派开始兴办洋务,演变为洋务派.在将近20年相对和平的国际国内和平环境中,洋务派整顿、完善总理衙门机构,遵循近代国际惯例处理外交事务,引进国际法,维护中国正当权益,努力创造和平的环境;创办近代海军,兴办新式企业;他们中的一些人,对西方的"议政院"制度表示赞赏,个别的进而主张在中国仿行.北京政变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相似文献   
5.
丁宝桢并不是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领袖人物,但他的洋务思想、洋务实践与相对突出的现代化推动人物李鸿章、张之洞相较,仍富有特色,卓有成效,对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启动颇有功绩.  相似文献   
6.
"中体西用"作为中国近代社会向西方学习的一种模式和原则,它的提出迈出了中国文化创新的重要一步.但"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的清末许多改革活动,都无法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地位.相对于主张民权、民主,实行议会民主制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来说,"中体西用"论已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因素.  相似文献   
7.
同治五、六年间,朝廷同意总理衙门的奏议,在同文馆设立天文算学馆,令科甲正途学习西方天文算学。此议受到许多士人反对,但这不仅是士大夫中“洋务派”与“顽固派”的“派”别之争,更是朝廷凭借自身权力改革登进之途、以求使士人接受“西器”而引起的冲突。士人抵制朝廷旨意的现象,反映的不仅是近代“西”对“中”的冲击,也是“器”对“道”的挑战。所谓西潮的冲击,除了需要从中西的维度进行理解外,道器的维度同样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8.
本文按时间脉络,探讨旅顺口火炮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9.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伟大革命。它之所以在100年前发生,既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也有耐人寻味的偶然性。19世纪,西方主要国家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是那个时代的世界大势,是那个时代的历史发展潮流,中国也被这一大势和潮流所裹挟,部分被动、部分主动地蹒跚前行着。这就是中国走向  相似文献   
10.
作为科学技术的重要传播途径,我国科学技术类期刊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进行普及科技文化知识、传播科学观念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就我国近代科技期刊着重分析了影响我国近代科技期刊萌发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