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157篇
劳动科学   18篇
民族学   18篇
人才学   44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22篇
理论方法论   63篇
综合类   436篇
社会学   239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哲学常识》课教学中 ,运用“明理·激情·导行”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认识周围世界 ,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和原理。把有关哲学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情感品质 ,把唯物论的世界观化为学生的血肉。同时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锻炼自己的能力 ,提高哲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共和国建国初期的50年代,邵燕祥的诗是以热烈奔放、赤诚纯真而赢得人们的赞美的.然而,作为一位正直的诗人,他不愿违背自己的良知,被讥为不识时务.诗人因此获咎.诗人复出后,创作风格有很大的变化.由激情趋向冷峻,由一位乐观向上、热情奔放的诗人一变为善于思索、富有理性美质的诗人.  相似文献   
3.
凌广略 《科学咨询》2008,(18):35-35
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育模式、研究教育方法、潜心治学、努力创新、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保证正常教学秩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4.
在新形势下,构筑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显得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情》2006,(12):F0003-F0003
内江地理位置优越,东连重庆,西接成都,南靠自贡、宜宾、泸州、北通资阳、遂宁,是川东南乃至西南各省交通的重要交汇点,有“川中枢纽”、“川南咽喉”之称,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值此岁序交替之际,本刊编辑部全体同仁满怀激情,向广大读者、作者致以春天的祝福和诚挚的敬意!  相似文献   
7.
一、案例描述 员工的工作激情会受到员工自身的兴趣、爱好及性格特点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成长环境、工作性质、企业文化、企业领导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下面通过两个案例来简单分析企业领导者对员工工作激情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刘瑞云 《南方论刊》2008,(10):90-91
阿尔波特·加缪是二十世纪最关注人类生存状况的人文作家之一。加缪的人文思想演变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忧伤与激情的交织,荒诞,反抗,坠入绝望。这一思想演变与其文学创作紧密相连,每一阶段都有反映其人文思想的代表作,此论文主要通过对其早期作品《婚礼集》的研究,分析其人文思想的第一阶段——忧伤与激情的交织及其开始感悟到荒谬。  相似文献   
9.
崔修建 《现代交际》2008,(11):20-20
别把目光老是盯着朦胧的远方,只有先将激情和汗水毫不吝惜地播撒在跋涉的路上,才能赢得心中渴望的辉煌。阿忆博士才学出众,参加工作5年间,接连跳槽十几次,仍没找到一个理想的位置,还在京城身心疲惫地漂泊着。看着昔日大学同窗一个个事业有成,连那些学历和能  相似文献   
10.
《边城》:废弃的反现代化堡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渲泄内心深处被压抑的欲望,摆脱城市文明的压力,是《边城》创作的根本动机。这一动机说明《边城》的创作是一种抵抗,它意味着怀念湘西,更意味着抗拒现代化。在价值的固守与拒绝之间,充满诗情画意的《边城》成了一座没有硝烟的反现代化的战斗堡垒。《边城》凄惨的收尾真实地展示了现代化潮流冲击下的传统社会崩溃的命运,及人性的必然要求和它在现代化历史进程中不可能实现的悲剧,它是唱给残败的湘西的挽歌。在一段轻柔、平和、明快的牧歌般的思乡曲之后,作家背叛了情感,摧毁了“边城”,归依了现代化潮流,撤出了这座废弃的反现代化堡垒而在作品中唱出了抑郁、伤感、凝重的旋律为湘西传统农业社会送葬,实际上宣告了无法抗拒的历史理性对与生俱来的民族情感的一次胜利,也昭示了中华民族捐弃前嫌,为着湘西的重造和民族的新生而热切地呼唤现代化的宁馨儿。“边城”中所有的一切是现代化必然要颠覆甚至是已经颠覆了的。这座毫无科学价值的反现代化堡垒的审美价值在于:它的美学光辉照亮了偏远的湘西边城,照亮了黯然逝去的传统社会,它还将照耀着现代人寻找精神家园,追求人性的复归,直到它永远--因为“现代化”与“反现代化”思潮的冲突的二重性模式永远持续到将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