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曹瑞娟 《南都学坛》2008,28(4):85-88
中国古代诗人大多怀有较为强烈的迁逝之感,这种迁逝感在诗歌中表现为描摹和咏叹春光的匆匆、岁月的流逝、人颜的老去,抒写物是人非的怀旧情绪、古今历史变幻的沧桑之感以及悼念亲友爱人的离世等多种形式。因时光无情流逝而产生的伤感以及今非昔比的怅惘,是中国古代诗人难解的情结,也是带有普遍性的人生际遇和体验,因而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2.
在前代所有的悼亡诗中,中唐诗人元稹的作品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元稹的悼亡诗从最平凡、最琐碎的日常生活题材入手,写出夫妻真情,丧妻之痛,感慨怅恨,百感交集,也是妻亡后无尽遗恨淋漓尽致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的经典诗词中,"物是人非"是一种重要的抒情范式。这一抒情范式的特点,便是借宇宙自然中永恒不变的物象来凸现人生之短暂、人生的多变,生发出人类共有的感情,从而警醒人们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诗经》中已出现了这一抒情模式。不过在唐以前,"物是人非"这一抒情范式表现得较为单调,内容多为悼亡诗和咏史诗。唐以后,伤逝、咏史怀古、离别、思乡、闺怨等各式主题都大量采用这一抒情模式。这也说明"物是人非"这一抒情范式适应主题的普泛性,几乎成为人们的"心头语言"。"物是人非"抒情模式一般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有今昔对照、情以物迁、虚实相生等。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类有一种生而有之的"悲愁感",这一"悲愁感"是"物是人非"生成的心理学机制。  相似文献   
4.
人与物的关系是理解文明形态的基本视角,正是在人与物的非此不可的关系中,文明才得以产生和发展。从人和物的关系视角可以将文明分为物非人非、人是物非、物是人非、物是人是等类型,其与马克思所说的人类社会发展三阶段理论相契合。西方现代化及其现代文明形态一方面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造成了人的全面“物化”,在根基处具有“物是人非”的特性。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追求的是“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它不是简单的扬人而抑物,而是要让物和人都“是其所是”,从而在本质上朝向“物是人是”的理想文明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本质上张扬基于人的存在理性的实践理性主义,是马克思所谓“历史之谜”的当代自觉解答,实质上指向人类的公共文明形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超越“物是人非”的文明形态,这一进程具有无比的艰巨性、复杂性,特别需要一种表现为历史耐心的历史主动精神。  相似文献   
5.
陈俊杰 《理论界》2023,(1):102-109
贺铸常将心中之孤苦与“物是人非”意识融为一体进行创作。考察其《东山词》中的相关内容发现,“物是人非”的表现方式有四:“重游故地”的书写,“物”指草木、山河等,而“人”指美人或亲友;“旧屋、故院”的书写,“物”指房屋里的日常用品、庭院中的自然景致,而“人”常指妻子;“老年”的书写,“物”亦指自然之物,而“人”指作者本身;“回顾古人”的书写,“物”泛指某个地点,而“人”则指古人或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