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篇
社会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是人类个体以及整个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生理基础和心理动力,然而物质欲望本身在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间接引发和深化了种种严重的社会矛盾和危机。只要不带狭隘的个人偏见我们不难承认,社会上有多少人受物质欲望的驱使而严重损害了身体健康、破坏了家庭和谐、扰乱了社会秩序。从唯物史观的视野探讨物质欲望与社会矛盾产生和深化的内在关联,以及人类能否有效规约自身物质欲望膨胀的趋势,从而提出一个反思的角度。  相似文献   
2.
控制物欲     
王飞  张安琪 《中外书摘》2014,(10):94-95
应该延迟满足孩子的物质欲望。如果立刻满足,次数多了,孩子学不会克制欲望,学不会自我控制。而且,对轻易就得到的东西,不懂得珍惜。  相似文献   
3.
《榆树下的欲望》是奥尼尔不朽的现实主义剧作。本文以《榆树下的欲望》为例,对奥尼尔敢于正视现实,深刻揭露在一个物质上高度发展而精神上却失去意义的世界里人的可悲处境,并以此来激励人们探索真正的人生意义,追求更高精神境界和对美好生活的深沉信念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六六的小说通过描绘当代人的家庭、婚姻和情感生活,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的都市人物形象,展示物质化时代各种各样的欲望人生,表现了作家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揭示出当今社会部分知识女性的精神和肉体都逐步物化的现象,为当今女性的发展亮出了警示的红灯。但她的小说还略嫌粗糙,有严重的男权思想。  相似文献   
5.
何莉 《安家》2006,(9):152-153
看童话长大的人们心中,有一个关于王子与公主的爱情梦想. 所以小成本制作的偶像剧或爱情片,总能有不错的收视率,或叫座的票房. 爱情和别墅,都是一种梦想. 都有一种激发人类斗志的魔力. 但是,曾几何时,纯洁的爱情因为某种物质欲望而变质.漂亮的别墅里盛装肮脏的交易.  相似文献   
6.
汪小艳 《老友》2013,(5):15
作为父辈,在安享晚年时,给子女留下什么遗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有不少老同志,正身律己,不拉关系,不为子女谋取私利,严格要求子女为党为人民多作贡献,这种高尚的思想境界令人钦佩。但是,我们也看到,有些父母不重视对子女的教育,而是尽量满足子女的物质欲望。还有的父母千方百计为子女谋取房子、票子、车子等,为子女经营"安乐窝"。这种不正之风,很容易使孩子逐物易志,轻者成为鼠目寸光  相似文献   
7.
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是人类个体以及整个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生理基础和心理动力.然而物质欲望本身在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间接引发和深化了种种严重的社会矛盾和危机。只要不带狭隘的个人偏见我们不难承认,社会上有多少人受物质欲望的驱使而严重损害了身体健康、破坏了家庭和谐、扰乱了社会秩序。从唯物史观的视野探讨物质欲望与社会矛盾产生和深化的内在关联,以及人类能否有效规约自身物质欲望膨胀的趋势,从而提出一个反思的角度。  相似文献   
8.
李欣广 《创新》2019,13(3):66-73
时代变化,要求社会主义事业由建设工业文明转向建设生态文明,由此需要有一些重大的转型。文章对社会经济根据生态文明的未来而转型做出了前景规划,在走向生态文明的意识形态方面提出了超越市场经济理念、解决物质欲望过强的思想。在农业领域、工业领域、服务业领域要有生态文明的产业转型。在生产关系方面,从产权关系的作用、竞争模式、调节机制、共同富裕道路要有生态文明的转型。  相似文献   
9.
毫无疑问,现代的白领女性们时尚聪明,经济独立而且自信。于是,我们常常会听到美女、才女等称呼。而拥有这种名号的女人们要不就是穿着时尚,要不就是有房有车,要不就是知识渊博。但不为人知的是,高度膨胀的物质欲望与花样繁多的消费开支。却让很多美女才女们月月都陷入经济窘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月光女神”。先来看看,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啊些原因变成月光族呢?  相似文献   
10.
对张立文先生关于“天理”与“人欲”研究的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朱熹关于“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思考,是对于杜会发展规律的一种艰难探索,而不是单纯的伦理道德问题。但是,他的这种理论思考,在后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地遭到人们的误解、歪曲和利用,直到今天一些著名的学术著作仍然对此一理论误解很深。这关系到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本文作者对张立文先生关于“天理”与“人欲”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