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蔡先金  李佩瑶 《东岳论丛》2011,32(12):50-55
睡虎地秦简《日书》记载的牵牛织女神话是可信的文献资料,其出土为研究牵牛织女神话传说提供了重要线索。牵牛织女神话的最初形成时间当在先秦时期,其下限不会晚于战国晚期。该神话的喜剧与悲剧的重叠与重构既说明我国古代神话故事叙事的特性,也反映出我们民族在神话创作过程中对于神话意蕴进行适当转换的智慧。同时,通过"七夕"转换于秦历"夕七"的推断,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牛郎织女神话起源于秦文化发祥地。  相似文献   
2.
传统节日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一大题材。七夕是我国古代的重要节日之一 ,历代吟咏七夕的诗作很多。七夕节源于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 ,又与中国早期的天文学知识和天体观念密切相关。伴随着乞巧、曝衣等风俗 ,汉代时七夕节大致形成。六朝时始出现大量吟咏七夕的诗歌 ,至唐宋发展到辉煌时期 ,诗作众多 ,主题多元化。至现代社会 ,七夕作为节日虽已不再流行 ,但七夕诗歌仍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和不朽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曹涤环 《老友》2013,(7):21-21
盛夏时节,暑气袭人,人们手中离不开一把扇子。扇子一摇,清风徐来,顿觉凉意横生,好不乐煞人也!摇扇,使我回忆起60多年前的童年时代。每逢夏夜吃过晚饭,我便搬出竹凉板,与家人一起到外乘凉,躺在凉板上,悠悠地摇着扇子,望星空、谈天地,背诵"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我便觉得乐趣无穷。如今,童年摇扇消暑的回忆依然萦绕在胸呢!  相似文献   
4.
牵牛织女爱情故事的形成与古代农耕和蚕桑信仰有密切关系,以此为题材的"七夕"诗在汉代以后逐渐形成怨愤与哀愁的情调,并一直延续到宋代.宋代诗人受理学思想的影响,为牵牛织女形象注入新的内涵,表现出与前代不同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余竞跃 《领导文萃》2014,(23):59-61
正虽然,魏文帝曹丕说过"盖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样让我们这些读书为文之人倍感自豪的话;虽然,他还写过"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这样情文并茂、才气盎然的千古佳句;虽然,他基本上是曹操众多儿子当中最合格的继承者,而且最终建立了曹魏政权,但是,我还是要很不客气地说:"我非常讨厌这个人,他是一  相似文献   
6.
“七”是世界性的神秘数字 ,又是七个空间代码数字的枢纽 ,它是作为宇宙观念的象征而出现的 ;七还是一个与女性相关联的‘阴’元素 ,“七”的这些特质 ,可以说也是七月七日的特质。缘于这些特质 ,七月七日在先民心目中变得非同寻常 ,在这一天 ,祖先们进行隆重的祭祀和礼仪活动 ;七月七日也是神仙降世之日 ;这些都直接决定了七月七日与牵牛织女故事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许国华 《社区》2023,(16):63-63
过了湿滬滬的梅雨季,一转眼,就迎来了“坐看牵牛织女星”的七夕。很多人都知道,七夕节又称乞巧节、七巧节、女儿节,是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若是说七夕节还是魁星节、晒物节、晒书节,恐怕就鲜为人知了。传说农历七月初七,是主文事的魁星的生日,故此民间称之为“魁星节”。又传,是日天门洞开,阳光强烈,且又不过分炽热,是龙王爷的“晒鳞日”,民间百姓纷纷仿效,在这一天晒衣、晒物、晒棉被,所以又是民间的“晒物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