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6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学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有关“开辟创世”和“洪水遗民、再造人类”的故事传说,分为南北两大系统:以中原的女娲、伏羲兄妹故事为代表的北方型神话系统和以珠江流域的盘古兄妹故事为代表的南方型神话系统。本文通过对《述异记》最早记载的“南海中有盘古国”“桂林有盘古祠”的历史分析和实地考察,阐明盘古神话源于华南—珠江流域的“盘古国”,三国时传于吴楚间。东晋道教理论家、炼丹术家葛洪闻交趾出丹砂而求为广西勾漏令,后止于广东的罗浮山修道、炼丹、著书,在《枕中记·众仙记》中首先把盘古列入道教神谱,奉称“盘古真人”,尊为开天辟地“元始天王”,又称“三皇”、“五帝”“皆其后裔”,便把原秦汉文献所载北方远古神话无开天辟地之神给予填补,加以整合使之衔接,将道教的神仙信仰系统化、理论化,从而构建了中华大地天帝尊神的世系,盘古神话也就随着道教渐渐在北方流传开来。而中原一带有关盘古神话故事表现为再生性和变异性的特征,充满浓厚的道教文化色彩,也正是导源于葛洪把珠江流域原生型的盘古神话加以整合使之道教化的混融性产物。  相似文献   
2.
追问盘古——盘古神话来源问题研究之一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盘古神话在先秦乃至秦汉时期的汉文古籍中均没有记载,直到三国时代才出现在徐整的《三五历纪》中。盘古神话源自何处?源自什么民族?这是近百年来学术界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本文及以后将陆续发表的系列研究文章认为,盘古神话来源于华南珠江流域的两粤(广东、广西)地区,来源于华南珠江流域的原住民族——壮侗语民族。  相似文献   
3.
梅岭千年路     
杨汇泉 《老年人》2009,(6):51-51
五岭迤俪,像一弯上弦的新月,从西向东排列在赣粤湘桂四省之间,成为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两大水系的分水界碑。因岭南岭北气候迥异,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了北面雪白、南面花开的奇观。在五岭之一最东的大余岭,亦称梅岭,号称“南岭第一关”的梅关就建在其隘口。两山对峙,一线通天,分割粤赣,一步两省。我有幸伫立关上,面对重峦叠嶂、苍遒峻拔的山岭,为它的气势所激扬,南眺诗意的葱茏,北望画情的繁茂,顿时,便有一种雄风入胸、豪气在血液中升腾的感觉。  相似文献   
4.
《今日南国》2009,(24):156-159
广西北流市第二中学位于桂东南珠江流域的中部地区。培养出了李明瑞、俞作豫、俞作柏等一大批英才,驰名珠江南天。 学校创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初名北流六里书院,曾数易校名,1956年正式命名为北流第二中学。  相似文献   
5.
红水河     
红水河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干流,上游称南盘江,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县马雄山,与北盘江汇合后始称红水河。全长659公里,流域面积3.3万平方公里,红永河七百弄位于广西中部偏西的大化瑶族自治县境内,  相似文献   
6.
壮族及其同源的布依、侗、水、仫佬、毛南等民族是华南珠江流域的原始居民。《麽经布洛陀》是壮族麽教经文,其内容涉及稻谷种子的来源、野生稻驯化成为栽培稻、骆田与骆人、野牛驯养、石犁的使用与牛耕的出现、采集农业向稻作农业过渡、水稻种植时令及耕作制度的形成、早期的稻作农业祭祀等远古时代华南珠江流域稻作农业的起源和发展的有关问题。文章认为,从神话学的意义说,黄帝是黄河流域以粟作农业为代表的农业神,炎帝是长江流域以稻作农业为代表的农业神,而布洛陀则是华南珠江流域以稻作农业为代表的农业神,中华民族农业文明的巨流,主要是由这三大农业文明汇集而成的。  相似文献   
7.
布洛陀:珠江流域原住民族的人文始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每一条大江大河流域 ,由于它们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 ,决定了它们的文化形态和文明类型也不相同。每一条大江大河流域的原生民族 ,在他们的共同文化创造中 ,必然产生他们自己的文化英雄 ,进而产生文化英雄崇拜。他们把本民族文化创造的功绩集中归结到某一个文化英雄身上并强化它 ,使之成为本民族的神话人物 ,成为本民族认同的人文始祖。布洛陀就是珠江流域原住民族———壮侗语民族的人文始祖。布洛陀文化与黄帝、炎帝文化在地位上是无法比拟的 ,但是作为大江大河流域原住民族的文化英雄神话人物 ,他们都具有创世性、始祖性、宗教性、广泛性、延续性的特征 ,因而他们是同质的 ,都可以称为大江大河流域原住民族的人文始祖。布洛陀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布洛陀文化与黄帝、炎帝文化的不同在于 :黄帝、炎帝文化具有政治性与民间性相结合的特征 ,而布洛陀文化仅具有民间性特征。我们将布洛陀称为珠江流域原住民族的人文始祖 ,完全是民间文化性质的 ,不带有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8.
集多位壮学学者多年研究成果、即将由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的《盘古国与盘古神话》一书,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和在前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多学科的理论和视野,采用人类学研究方法,通过田野考察和综合研究,以华南—珠江流域原住民族活态的盘古文化事象,与古籍记载的“南海中有盘古国”“桂林有盘古祠”相印证,揭开了厚重的历史尘封,展现盘古神话源于“盘古国”的史实,及其经汉族文人加以采录、整合、提升,使之哲理化,纳入古史系统,发展成为中华各民族认同的创世始祖文化过程。这是中华民族文化为多元一体构成的生动体现,亦是南方壮侗语民族及其先民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陈炜  杨辉 《学术论坛》2007,30(11):132-136
文章通过以广西为中介,对近代珠江漉城上下游区域间的经济交往进行了探讨.认为近代以业来,随着开埠通商与内外贸易的扩展,位处珠江上下游的广东与云贵等省区之间的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双方依据自身经济发展进程的特点和需求,建立了长期而频繁的商贸交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双方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共同推动了近代珠江流城经济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陵儿 《市民》2006,(6):11-11
2006年6月12日晚7时。著名学者周大鸣教授在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多功能厅举办题为“珠江流域的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的讲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