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20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6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192篇
理论方法论   31篇
综合类   375篇
社会学   30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因有以禅入诗、入画的传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为数众多的诗僧、画僧、诗画僧。文人墨客创作的“禅意诗”、“禅意画”与禅僧禅心外化的“禅诗”、“禅画”有本质上的区别。苏曼殊诗画带有明显的禅佛色彩,如其诗画里大量出现的禅佛名相以及带有“依我自悟”表征的“我”的形象第一人称代词,进一步强化了其现代禅僧的身份特征。  相似文献   
2.
从天道观、伦理观、政道观三个方面论证了“狂禅”派的启蒙思想 ,认为“狂禅”派的启蒙思想在这三个方面具有一致性 ,那就是只有人 ,只有现实的、感性的人的生命存在才是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3.
《和国信张宗益少卿过潭州朝拜信武殿》是苏颂《前使辽诗》的一首。陈子彬注文说,潭州是今日之长沙,汉朝功臣靳歙庙是信武殿。但是辽国是宋朝北部邻邦,北宋使臣赴辽不可能经过潭州,更不可能去朝拜那里的靳歙庙。这与常理有违。并且,按照习惯,靳歙庙应该建在江陵,即今日之荆州,潭州就没有靳歙庙,更不会有信武殿。另从《宋朝事实》《宋会要辑稿》《开州志》等历史文献及原诗内容分析,《和国信张宗益少卿过潭州朝拜信武殿》,是一首对"澶渊之盟"的颂歌,而"澶渊之盟"就签订于澶州。信武殿是宋仁宗于皇祐五年(1053年),为纪念其父真宗在景德元年(1004年)御驾亲征到澶州,战胜契丹,与之订立"澶渊之盟"的历史功绩,下诏建立于澶州的。因此,原诗题名中潭州实为澶州之误。  相似文献   
4.
东、南、西、北是方位词。这四个字又有一些特定的词义。论述其掌故,颇为有趣。东,现代称主人叫“东家”。某某人请客吃饭,则称“我来做东”或“我来会东”。这种说法追本溯源,来自“东道主”一词。“东道主”最早出现于《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说的是春秋期间的郑国被晋国军队和秦国军队所包围,情况危急。  相似文献   
5.
蒋翊武在湖湘组织的反清起义,是长江革命的首次尝试;蒋翊武在长江流域的活动及组织领导的武昌起义,是长江革命首义的胜利;蒋翊武在保卫武汉、光复沪宁、拒袁讨袁中维护长江革命成果,确立了"开国元勋"地位。  相似文献   
6.
己丑春四月,从京赴天水,路遥途远,故携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与王国维《人间词话》,以磨旅途时光,一路浏览、翻阅。二日后从天水返济南,途远路遥,故揽笔作此。  相似文献   
7.
2010年12月初的一个星期六,天气已经很冷,劳动大厦对面的旧货市场人头攒动,看来收藏热在冷天不受影响。一个地摊上的一把紫砂壶引起我的注意。此壶高傲绝俗,造型别致,在诸多紫砂壶摊位中因新颖而突出。拿过来把玩欣赏,“茶禅一味”刻字显示出朴拙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论文以"良久""不审"珍重"等词语为例,对禅籍中的词语兼位现象进行了探讨,认为兼位词语的新义并不是一般的词义引申或感染,而是由"被兼位词的词义+兼位词的旧义"构成的,因此,无须为其设立新的词性和义项。  相似文献   
9.
在佛教中,禅那是佛教普遍的修行手段,是“戒定慧”中“定”的基本方式。华严则是一部内容丰富的佛教经典,或指此经中的哲学思想,抑或依此经建立的佛教宗派。禅是“行”,华严是“知”,两者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不过若依华严最根本的意项“经典”说,经文倒是涉及禅那。如《贤首品》谈到“海印三昧”与“华严三昧”,前者是佛所进入的可见到世界一切现象的禅定状态,后者指具有佛教的一切修行功德、具有从事一切修行能力的禅定状态。这种联系在“知”的范围内,或者说在“应然”之中。此外在汉传佛教的“实然”里,华严理论的典型代表在华严宗,禅集中体现在禅宗。下面将中国佛教史依两宗成立为节点分为若干阶段,简单概括二者关系。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出现了严重的道德冷漠问题和道德滑坡现象.净慧法师晚年以佛理阐释良心,为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开出了一济药方.他以佛性、佛心、本心、真心、大悲心来阐释良心,重塑了良心的崇高品格;以佛理守望良心,从佛教信仰论、因果论和五戒十善的规则来帮助人们守住良心;以良心净化社会,将信仰、因果、良心、道德融入人们的心中,有助于实现社会的净化和心灵的安顿.净慧法师的良心论超越了儒家良心理论的范围,他以佛学理论激活了儒家良心理论,为发挥佛教的道德功能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