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7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一个以农耕文明昭示天下的国家,"社稷"为其形象表述。农业文明以"谷"为重、为先,这不独为粮食生产之故,亦为文化之重。中国稻作技术引领世界,南方不仅是世界稻谷栽培起源之地,栽培技术亦领先于世。古代传统的"耕读传家"构成了乡土社会重要的表述范式。无论是嘉之诉还是耕读之说,江西皆可为范。今天,中国正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继承厚重的农耕文明遗产,我辈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2.
朱鼎 《小康生活》1996,(6):48-48
将谷物发芽后用于饲料,饲养畜禽,可以补充饲料中维生素的不足。现将制作及使用方法介绍如下:(一)谷类发芽的制作:稻谷、大麦、燕麦、玉米等谷类籽实均可用作原料。其制作方法简单:首先将原料籽实筛选去杂,洗净晒干,放入25~35℃温水中,浸泡一昼夜:待籽实膨胀后,平摊在大小适中的浅木盘或其它容器  相似文献   
3.
从语源学、音韵学、文化学的角度推本穷源,“和”文明的起源应始于古人见到众多可以饱腹的谷而惊叹的“夥”;久而久之,定名为“”;因为“求”而有“ ”;谷丰收,人们会认为是求行为得到了上天的回应,因而产生了“应和”义的“和”;又因“以其调和人之性命”,“其米多而沃,食之者强”,从而抽象出“调和”义的“龢”。金文“龢”的“由乐声之谐和始能引出调义,由乐声之共鸣始能引伸出相鹰义”,则由甲骨文“求”的物质层面提升到了精神层面,产生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4.
客问 :大作《不可斋农史文集》阅览一过 ,尤喜《读〈诗〉辨稷》之篇 ,读后击节再三。虽属旧作 ,而新义时见。其征文引献 ,考辨析疑 ,可谓用功。然人多不解 ,为一字之义 ,面壁数年 ,值吗 ?  答曰 :岂止数年 ,少说两千年了。稷的名实关系 ,是一桩历史性疑案 ,古人称之“稷讼”。先哲后贤 ,或为之考 ,或为之辨 ,竭尽聪明才智 ,寻求这一古农学的不解之迷。大千世界 ,悠悠万事 ,逝者如斯 ,来者可追 ;然古今学者 ,为一字得失 ,前赴后继 ,孜孜以求 ,自有其不得不然处。稷为五谷之“首种”,不知稷为何物 ,便不能分辨五谷 ;“五谷不分”乃本民族之…  相似文献   
5.
、黍、来、麦等是<说文解字>的部首,由此而滋生大量与谷物生产有关的字使用至今,积累起宝贵的农业文化遗产.但因历史发展,事过境迁,<说文解字>及其有关注释中有不少欠妥或失误之处.原因是<说文解字>著书时,未曾看到过这些字的甲骨文原字;又限于当时的植物学和农学知识,易产生一些曲解及误会.  相似文献   
6.
从"和"的角度来审视中国文化的价值,此字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天人"和"、人人"和"、君之德与天命"和".它植根于黄河中下游中原原始的和早期的农耕经济所孕育的祭祀文化、礼乐文化."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的经济特色,使中华先人特别关注天人关系、人与人关系,以及天与代行天命者的君后之关系.在此背景下所产生的祭祀文化,表现出对天的敬畏,对祖的恩报,以及对"君"、"后"意志的屈服.然而,随着文明脚步的前进,对天命的敬畏,部分地转变为对天道的信守,从而产生了"和"天人的信物--"";用于祭祀仪式的豊、龠不仅用于敬天祭祖,同时也用于冠礼、婚礼、葬礼,乃至士礼、军礼、乡饮各项活动中,随着人际交往的扩大及增多,虔诚的古典宗教文化,有相当一部分便转变为移风易俗的世俗文化,于是便产生了"和"人人的礼乐.大量"覆宗绝祀"(用现代语来表示就是"亡国灭种")的历史教训,使"代天行命"的君王("后")认识到自己也是被天所"监"的对象,所以以德"和"天的观念也滋长出来.于是,人与天和,求丰收;人与人和,求太平;君德与天命和,求永祀.这种"天人和合"的思想,就成为从祭祀文明向礼乐文明过渡过程中重要的思想成果.这就是华夏文化的思想之根.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对汉简中有关财税管理方面的若干简牍的研究 ,详细考证了汉代口算赋征收和分配办法、刍高 税、以及“拘校”制度等三个基本问题 ,以揭示汉代财税管理的真实历史面貌。  相似文献   
8.
懂雪扬 《东西南北》2008,(11):25-25
女人付出的越多,对男人的要求也就越高,女人为此断了自己的后路,而男人却因此被逼上一条绝路。有一天,我的女友苏苏哭得梨花带雨。我贡献出所有的纸巾也没能让她关上愤恨的闸门:"就他(苏苏的丈夫),还学会造反了?没有我的时候,他有什么?他就这么回报我对他的恩重如山?"苏苏哭得很委屈,我想"他"更委屈。  相似文献   
9.
清流派与甲午战争@张登德$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北京100875~~  相似文献   
10.
都柳江流域侗族“糯”在生命仪礼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侗人将生命观融入其对糯的认知体系之中,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选种”“育种”“稻田养鱼”以及聚落形态建构逻辑。糯作为侗人的日常主食,通过生产、交换以及共享,成为了侗人的一个自我隐喻。糯的交换嵌合在侗人整个社会交换体系之内,从而构建了坚实的社会网络。作为农业文化遗产的糯文化,不仅应认识到其经济价值,还应看到其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