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6篇
社会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杨薇 《理论界》2008,(9):125-126
杜甫的《秋兴八首》和雪莱的《西风颂》分别是中英咏秋诗中的精品。两首诗又同是诗人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产物。但由于受到各自民族的诗学理论、民族传统和民族性格的影响,两首诗在审美取向和创作手法方面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首先,杜诗重在抒情,《西风颂》重在讲理。其次,两首诗都饱含着诗人忧国忧民的深情,但杜诗中借“秋”的意象夹杂了些许“文仕不遇”的人生感叹;而雪莱的诗则更理性的思考着生命的规律。再次,杜诗以悲为基调,并无放眼未来之意;雪莱的诗则悲中带欢,于现实中看到了未来。  相似文献   
2.
“兴寄”说是唐代重要的诗学理论,它要求诗歌创作抒发诗人的性情,并通过“比兴”表现手法来寄托诗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杜甫更强调诗人的内在复杂情感与外在景物之间相互交融的关系。杜甫用他的诗歌创作实践了“兴寄”说.即在注重诗歌社会价值的同时,注重诗歌本身的艺术价值,从而形成了“沉郁顿挫”的诗风。《秋兴八首》正是杜甫“沉郁顿挫”...  相似文献   
3.
正清陈田《明诗纪事》庚签卷一四下,收闪继迪诗一首,小传云:"继迪字允修,保山人。万历乙酉举人,除囗囗学官。历翰林院孔目,迁吏部司务。有《两岑园》、《秋兴》、《吴越游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2509页)按:此段小传存几处问题。其一,"除囗囗学官",具体某地某职未能考知。考明高出《镜山庵集》(明万历刻本)卷七有《送闪允  相似文献   
4.
秋兴八首》乃杜甫一情感化写实组诗。这一组诗以时空为载体,再现并承载诗人主体特定时期的生存样态、波澜起伏的心灵感受以及深刻浓烈的情感体验;而强调人的精神体验与审美观照、主倡感性即是审美文化一内涵要点的题中之义。在强调感性重视体验这一共同点上,本文试从时空表现角度在展现诗人主体时空意识、观念的同时去呈现其自有的审美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5.
仇兆鳌在注杜甫的《秋兴八首》时,特别标明此八首诗章法都是从四句分截,甚至认为在杜甫一百五十多首七律诗中,四句分截的占了七成,但这种分法与不少元、明、清杜诗注评家的见解大相径庭。文章先引述仇兆鳌注杜甫七律时有关四句分截的说法,以见其理论根据。然后配合《秋兴八首》的内容和元、明、清杜诗注评家的见解,与仇注比照参看,对每首的章法逐一进行分析,并做出判断。最后综观以上部分的析论,归纳此组杜诗的章法共同点,并对仇注杜诗四句分截说做出客观的评价,得出与仇氏截然不同的结论,厘清了《秋兴八首》的分截特点。  相似文献   
6.
"诗圣"杜甫与"悲秋之祖"宋玉精神相通,宋玉的代表作《九辩》开创了寓悲情于秋景的全新境界,杜甫的七律组诗《秋兴》八首从意象、意境及精神境界对宋玉的《九辩》都有全面的承继与发展,由此而成为唐诗悲秋主题的典范之作,代表了唐诗悲秋主题的最高成就,既体现了杜甫"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的兼容并包的好学精神,也彰显了文学发展的自然规律。  相似文献   
7.
白先勇认为,“从屈原的《离骚》到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中所表现出人世沧桑的一种苍凉感,正是中国文学最高的境界。”本文试从白先勇代表作《台北人》与杜甫《秋兴八首》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上的对照入手,说明杜甫对白先勇小说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钱谦益于明末著述的《读杜小笺》对杜甫的《秋兴八首》作了笺注,入清之后,《钱注杜诗》又更为详尽地为这八首诗作了注解。两次笺注侧重不同,方法各异,通过比较可以看出钱氏在“天崩地解”之后,于笺注《秋兴八首》中,以史证诗,寄寓其对前明的忠诚,满怀遗民之痛。  相似文献   
9.
秋兴     
方明山 《老年人》2010,(2):46-46
秋色连波薄柳堤,一枝斜挂夕阳西。 洞庭木落霜天晚,犹倩黄花衬马蹄。 露滴青梧叶渐黄,秋风吹雨过潇湘。 芙蓉半着烟脂色,犹抱华枝傲夕阳。  相似文献   
10.
历来文人们把两晋时期潘岳的《秋兴赋》与宋代欧阳修的《秋声赋》作为悲秋感伤的典型,它们都是作者在失意时,通过铺排不同的萧条意象来抒发内心的苦闷。然而由于时代背景及个人性格、写作方式等等的不同,为我们展现了不同的精神风貌。或逃避,或坦然,体现了不同的士人心态。通过对读作品,有助于我们梳理赋的发展变化,同时对两个人物的个性特点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