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8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章东 《江淮论坛》2009,(1):95-100
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者生活在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他们作为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第一代传承人,以解释、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己任,是马克思主义的忠诚卫士。然而,他们不能全面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不能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实践、坚持同发展马克思主义等关系,不能科学认识资本主义时代新特点和回答实践提出新的重大课题,从而最终走向背弃马克思主义的轨道。  相似文献   
2.
黄学胜 《江右论坛》2007,8(4):41-44
卢卡奇通过对革命形势的诊断和对第二国际理论家的批判,提出了正统的马克思主义仅在于其革命的辩证法思想,这一思想代表了《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的基本理论旨趣,开启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本方向.对这一问题的解读有着重大而现实的理论意义.但反思地看,他只是在知识论路向上将马克思主义的正统归并到了黑格尔哲学中,从而错失了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为此,必须首先全面地申说卢卡奇的"正统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而相联于马克思本人的哲学革命,卢卡奇的这一思想方能得到准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意识形态领域的交锋与斗争显现多样性与复杂性,各种社会思潮争取思想领地.其中,发端于第二国际的民主社会主义算是最具有欺骗性,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再次被复活.  相似文献   
4.
探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应该弄清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关系.这也是20世纪20年代德国思想家和革命家柯尔施最先提出的问题.这一问题的提出是从批判性分析第二国际正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的失误开始的.在柯尔施看来,第二国际理论家们对哲学问题的极度忽视是丧失马克思主义革命性的重要表现.为了恢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理论,柯尔施在考察马克思主义和哲学关系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特征是理论批判和革命实践的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种批判哲学和革命哲学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处于“原生态马克思主义”向“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过渡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发展链条中承前启后的一环.我国学界对它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否定到肯定,从一味批判到客观分析和重新审视的过程.通过对这一过程的梳理和分析,避免了斯大林及以卢卡奇为代表的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对第二国际评价上的不公,使我们的研究具有多视角性,同时在今后的研究中更加注重事实的连贯性和全面性.  相似文献   
6.
列宁在反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斗争的历史过程中,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在团结群众斗争、马克思主义具体化时代化、党建方面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尽管列宁在这一斗争领域的思想及路径、策略还有很多,但上述几个方面具有代表性。把这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思想用来指导批判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所滋生的各式各样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将使我们得到莫大的启迪。  相似文献   
7.
列宁认为,以伯恩施坦和考茨基为典型代表的第二国际理论家们逐渐滑向了背叛马克思主义和革命的歧途,这与第二国际曾经作出的重要贡献应该加以区分;而卢卡奇、葛兰西和柯尔施等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理论家们,在理论错误和发展方向等方面对第二国际理论家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批判,希望能将马克思主义从此前的"正统"理解中解救出来。因此,研讨第二国际理论家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解史进程中的总体定位问题,既要对他们自身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工作做出评价,更要把与他们同时代的列宁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学者的评价作为这一定位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第二国际理论家中,普列汉诺夫对意识形态的研究最为广泛和深刻.他对意识形态概念的新诠释、对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的析分,以及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的复杂关系的探索,都是具有开拓性的.普列汉诺夫使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获得一种新的形式.这种形式对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以后苏联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的基本资源.  相似文献   
9.
10.
梅林是第二国际著名左派理论家.在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反击各种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中,梅林提出了具有自己特点的意识形态理论.他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提出意识形态概念与思想体系概念的同一性观点.他运用自己的理论方法对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进行了批判,并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新领域.虽然在某些具体问题上,梅林的意识形态理论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总体而言,它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