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5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60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使人成其为人的过程。人性是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有机统一,人的精神性是人成其为人的根本标志。从人和社会的需要出发,既赋予人从事社会生活的能力,也提升人的精神发展的水准,使人性在合乎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总体框架下,不断向更高层次和更加完美的程度攀升,这是高等教育的精神所在。以人性的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三个维度的综合作为哲学基础的高等教育,旨在促进人的精神世界发展、提升人的精神生活质量,最终目的在于使人学会同自己的精神打交道,学会用多种方式去养成精神,去丰富精神,去拓展精神。  相似文献   
2.
社会发展动力:决定论?合力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国宝 《兰州学刊》2003,4(4):49-50
关于社会发展的动力有很多种理论 ,特别是马克思的决定论和恩格斯的合力论给人们认识社会发展的动力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但现在看来 ,仍有不足 ,就是忽略了精神性动力的强大作用而过多强调物质性动力的首要作用 ,从而陷入一定困境 ,本文认为精神性动力应和物质性动力一样 ,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性动力 ,建立一个双重的动力合力决定论。  相似文献   
3.
五四运动时期的文化转型,是广义的人文主义运动,由文化激进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在不同向度进行阐发和弘扬。文化激进主义者极端宣扬人道主义这一人文主义的特殊形态,结果出现了"外在人文主义"和"凡俗人文主义"的极端化。文化保守主义批判了文化激进主义的这一弊病,继承并发展了"精神性人文主义"的血脉,但它在激进主义的时代潮流中被忽视了。今天人文精神的贫困盖源于此。重建合理的人文主义必须注重其不同向度的辩证统一,以"凡俗人文主义"为基础,以"外在人文主义"为保障,以"精神性人文主义"为归宿,三者协调发展,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4.
宗教民族主义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雪梅 《民族研究》2007,27(4):12-21
宗教民族主义已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现象.本文首先介绍迄今学界主要研究成果,然后探析"宗教"和"民族主义"如何交融连接形成"宗教民族主义",并简述了宗教民族主义与宗教运动和世俗民族主义运动的不同.本文认为,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现象,宗教民族主义不可还原为纯粹的宗教思想和运动或世俗民族主义;宗教民族主义的成因不是先验的或纯精神性的,而是情境性的;不存在普世单一、固定不变的宗教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5.
论精神性政治资源的权威性分配——政治价值的伦理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广泛存在着两种政治资源的分配模式:一是物质性政治资源的分配模式,二是精神性政治资源的分配模式。物质性政治资源的分配体现了政治价值的现实关怀,而精神性政治资源的分配则体现着政治价值的伦理导向。该文在把政治行为和政治变迁看成是资源分配过程的前提下,论证了精神性政治资源的分配漏洞及其衍生后果,以此来丰富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和政治社会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廊桥是桥梁文化中最为浓墨重彩的篇章,它不仅集建筑设计、科学技术、环境艺术于一体,更是汇集了风水、祭祀、风俗、神灵故事等诸多方面的传统信仰文化特征,集中地承载和展示了地域乡民乃至整个民族的精神需求和文化品格。作为一个起连接意义的客观存在物,却不断生发容纳天、地、人、神的空间,物质外壳和精神象征的交织成为其充满活力的源泉。然现代理性使得桥与神日渐分化,廊桥的许多神性功能正被世俗化的生活所取代,其存在意义呼唤"神性"回归。  相似文献   
7.
精神性:心理学研究的新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的精神层面的关注,精神性这一术语逐渐从宗教心理学中分离出来,并被赋予新的涵义.对精神性的探索与人格心理学研究有着天然的联系,实证研究和理论探索的证据也表明精神性是完整的人格构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心理学界已经有不同的思路尝试从人格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精神性,并取得了具有启发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电子游戏作为一种不同于图书、电影、电视的中介技术,与人的肉体和精神形成了独特联系,其规则机制开辟出一个在一定程度上脱离现实的临时世界。通过操控设备,人更容易将自身的意识延伸到影像之中,产生同影像的深度连接。在实时的互动序列中,游戏提供的沉浸性、流畅性,其实是对玩家主体体验实现的全局性的设计操控;在游戏世界里的自由,只是被全面控制下的自由感。电子游戏人需要从被全面控制的“第一层的模范玩家”成长为具备元游戏素养的“第二层的模范玩家”。在元游戏的过程中,游戏的世界不再是逃避现实风浪的避风港,而是可以作为促使人精神成长的他者。  相似文献   
9.
申徒嘉的寓言以现实的叙述发抒一种哲理性和人生哀思:一是官本位对于士子独立人格的摧残,二是对于命运的偶然性的体认。此外,还展开了儒道两家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所谓“尊足者”之“足”,指形体,指被刖。高于足者,指精神,指一种对于人生灾难的超越。  相似文献   
10.
台湾儒学的社会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儒学应该是社会化的产物,是来自本土的生态环境所形成的文化运动,不是外来文化的移植,而是自我文化更新与改造运动,强烈地关怀现代社会的生存环境,努力地避开自身失调与外力冲击的困境,开显出台湾儒学的文化理想与实现之路.台湾儒学在社会关怀的过程中,必然要面对不少外在的挑战,自身要具备强大自我实现的文化能量.文章提出了四个挑战方向,即"以边陲对抗核心"、"以释放对抗虚假"、"以运动对抗宰制"、"以创新对抗怀旧"等实践方法,以有效对治现实社会的大众化、庸俗化与功利化的文明走向.台湾儒学是一种动态的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性的教养运动,且落实在现实生活中,有具体的行动策略,不断地推陈出新,能因时制宜与随事变通,是立足于本土的社会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