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永明 《理论界》2009,(10):51-52
作为一项诉讼程序,刑事缺席判决自身的诉讼公正和诉讼经济价值必须得到关注,它体现了程序公正性的基本要义.刑事缺席判决的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是不统一的,学术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是缺失的,解决立法和司法难题的社会价值是其存在的根基,因此,它只是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方案而已,而且其仅仅适用于特殊案件的个性也决定了不宜在一般观念下提倡刑事上的缺席判决.  相似文献   
2.
行政诉讼缺席判决制度是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在行政诉讼过程中 ,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缺席的情况下 ,如何对行政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的制度。我国行政诉讼缺席判决制度的规定存在缺陷 ,制度运作与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职权调查制度不相适应 ,在新的诉讼证据规则面前缺席判决制度更加难以运作 ,在撤诉情形下缺席判决制度形同虚设。行政诉讼缺席判决制度在司法实践中难有作为。  相似文献   
3.
实践证明,在民事和行政审判实践中,缺席判决是审判程序中一项重要的、切实可行的法律制度.本文试图探索在刑事诉讼中建立缺席判决制度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刑事诉讼中建立缺席判决制度的几种适用情形.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中,当事人因为不了解、不注意或不以为然等原因没有走法定程序进行诉讼,结果被法院缺席判决、裁定按撤诉处理的例子屡见不鲜。这一状况,不仅给审判机关查明纠纷事实带来了诸多不便,也往往使消极对待诉讼的当事人陷入被动的境地,从而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6.
民事缺席判决制度历经了古希腊、古罗马和近现代的变迁过程。大陆法系国家的民事缺席判决制度强调庭审的缺席判决,近现代的英美法系国家创建了审前程序的缺席判决制度。庭审的缺席判决制度由传唤程序、审判程序和救济程序这前后衔接的三个主要阶段构成,每个阶段分别体现了程序参与权、公正程序请求权和法定庭审请求权。审前的缺席判决与对抗主义的诉讼模式和程序时效规则的严格遵守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缺席审判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民事诉讼制度。该制度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提高诉讼效率、保障民事审判权的正确行使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过于简单、笼统,理论认识和审判实践中也有不少问题,因此有必要在端正理论认识的基础上,针对缺席审理和缺席判决的不同情境,以修改民诉法为契机,分别设置相应的程序,完善我国缺席审判制度。  相似文献   
8.
伊舟 《社会科学家》2022,(5):116-123
我国《民事诉讼法》并未针对缺席判决设置特殊的救济途径,若当事人不服判决,只能通过上诉或再审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司法实践中存在救济不周全、程序繁琐、效率低下的问题。现有理论研究缺乏对异议救济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分析论证。《美国联邦民事规则》第55条和第60条为缺席判决撤销制度提供了原则性指导,并通过判例创设了“影响因素平衡测试法”,就法院自由裁量权行使作出了有益的指导及必要的约束,保障了救济手段的合理性、及时性以及必要性。在解析美国缺席判决撤销规则的基础之上,我国缺席判决异议救济制度应当对异议救济理由进行要素分析,并进一步明确异议救济的申请理由和审理程序。  相似文献   
9.
缺席审判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民事诉讼制度。该制度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提高诉讼效率、保障民事审判权的正确行使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但由于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过于简单、笼统,理论认识和审判实践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有必要在端正理论认识的基础上,针对缺席审理和缺席判决的不同情境,以修改民诉法为契机,分别设置相应的程序,完善我国缺席审判制度。如:完善民事诉讼体系,采取不同的裁制对策,明确适用缺席审判的适用范围,完善缺席审判的具体程序规范。  相似文献   
10.
在行政诉讼中,利益对立双方均起诉的共同原告是存在的。承认这一命题,既丰富了共同原告的内涵,又是对共同原告利益一致、权利义务共同的传统理论的发展;原、被告双方当事人均不到庭的缺席判决的适用是有条件的,在双方当事人必须到庭而均不到庭的情况下,行政诉讼法应增加拘传这一强制措施;行政诉讼原告部分承担举证责任的观点是错误的,而应是不承担任何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