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9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克里斯蒂娜.罗塞蒂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一位重要的女诗人,《小妖精集市》被认为是她最负盛名的一首儿童诗歌。通过对诗歌文本的细读,我们发现《小妖精集市》的字里行间隐含着克里斯蒂娜的女性主义情怀和声音。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初期罗塞蒂的艺术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大致体现在绘画和诗歌两方面。这时期由于当时国内文艺界正值新旧观念的交替时期,罗塞蒂的绘画与诗歌艺术被中国文化思想界译介之后引发了学界的普遍关注。其中原因,既有罗塞蒂绘画和诗歌艺术反抗传统宫廷艺术,追求中世纪人与自然和谐之美的原因,也有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思潮变革之际社会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等因素。当时的中国艺术界试图借用罗塞蒂艺术中对理想美及对人性的追求表现,来打破中国传统文化势力的束缚,为当时艺术文化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罗塞蒂艺术思想在当时的传播也受到一定的时代局限的束缚和影响。在当时,社会经济与审美方式的差异以及东西方不同艺术表现体系的载体、材料差异等均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无名的莫娜》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的女诗人克里斯蒂娜.罗塞蒂所写的一组十四行组诗,其中的缪斯形象有别于传统,显得新颖而独特。传统十四行组诗中的缪斯是个沉默而被动的女神,被男诗人们不停地敬仰与膜拜。和传统形象所不同的是,罗塞蒂的缪斯不仅担当了诗人和缪斯的双重角色,更拥有自己的话语权,而且还可以享有和爱人同等的诗才和平等的地位。这种新的缪斯形象是罗塞蒂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她渴望成为"第十个缪斯"的写照。然而,罗塞蒂和其他19世纪的女诗人一样,最终还是被淹没或是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其文学名声也在20世纪因新批评的崛起而跌到了谷底,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今天继续去欣赏这个复归沉寂的"第十个缪斯"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克里斯蒂娜·罗塞蒂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三大女诗人之一.在此从五个方面阐述国内罗塞蒂研究的成果:对罗塞蒂本人的研究、对其诗歌艺术风格的研究、对其诗歌主题的研究、对罗塞蒂与其他诗人的比较研究以及对罗塞蒂诗歌的译介研究.最后,指出一些值得今后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英国诗人克里斯蒂娜.乔治娜.罗塞蒂的抒情诗《歌:在我死后》是一首在中国流行甚广的抒情诗。诗以引人共鸣的临终告别为题材,表现了一种梦境般凄美而又超脱的意境。  相似文献   
6.
罗塞蒂是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中期重要的诗人兼画家,其诗画作品充满了感性和神性的色彩。罗塞蒂通过主要以"女性美"为中心的内容,阐述他的灵肉合致,神、美、爱三位一体的神性审美观及其精神救赎之路,彰显出他作为艺术家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7.
约翰·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双重结尾之一是莎拉遇到了代表自由的但丁·罗塞蒂,这似乎意味着莎拉超越了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社会对女性的束缚,获得了最终的自由。然而她和罗塞蒂相遇的必然性则表明,这个看似走在时代之前、具有鲜明女性独立意识、傲立于世的新女性即使在遇到罗塞蒂后,在罗塞蒂这个强大的父权主义者的身影后,仍未摆脱当时社会男女两性关系中的实质——“男性中心意识”的阴影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相似文献   
8.
但丁·罗塞蒂与王维是中英文学史上的两朵奇葩。他们的都是著名的诗画家,其诗歌都具有诗中有画的特点,然而又在主题、表达方式、自然观、宗教色彩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罗塞蒂诗注重个体感受,王维诗更注重人伦关系。罗塞蒂的诗歌语言描写细致,而王维更讲求言外之意。罗塞蒂的回归自然追求“我”的彰显,即回归于人的“动物性”,如动物般任性率真;而王维的回归自然是追求“我”的泯灭,即回归于人的“植物性”,如植物般无悲无喜。罗塞蒂将幸福寄托于天国,而王维则崇尚现世解脱。  相似文献   
9.
但丁·罗塞蒂是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中期重要的诗人兼画家。本文试从当时英国社会的历史语境、罗塞蒂家庭成长环境、意大利诗人但丁的思想的影响以及宗教救赎情结,来分析罗塞蒂女性审美救赎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拉斐尔前派画家、诗人但丁·加里布埃尔·罗塞蒂将诗歌比作"纪念碑"与"硬币",他认为诗歌与绘画一样,都是对瞬间情感的记录,都具有诗与画、具象与抽象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或隐或显地统一于同一作品当中。因此,其题画诗所表现的正是绘画中所隐藏的诗的成分,不描写画面,只表现绘画中隐藏的情感与想象。同时,其题画诗也具有虚实相映、注重感性、过渡突兀等绘画特征,并因此而呈现晦涩迷离、蕴含丰富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