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20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52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348篇
社会学   27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废名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颇有个性的小说家。他的小说充满着幽静和平之美,颇有中国古代山水画和田园诗的韵味。其幽静平和的美学风格,突出地表现在对日常生活的诗意叙写和对大自然的禅味审视,即将少女诗化,将俗人雅化,将平凡田园劳动美化和注意时空的构成,诸多意象的衬托,空寂、清远、静谧的展现。之所以能形成这样的创作个性,是因为他当初是一位诗人,且深受中国古典诗词的浸润,同时他又是一个佛教徒,对佛教禅学有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利用废锌渣制备氯化锌的理论依据、工艺流程、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楚都陈城及其历史地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少华 《社会科学》2008,(5):152-159
陈城,原陈国之故都,春秋末年楚灭陈置县,作为经略中原的重要基地.战国后期楚迁都于陈,得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复苏环境和时机,使楚国出现了一度"复强".同时,楚对陈城作了大规模的增修、扩建,使其成为战国晚期著名的都会之一,并在其后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按西方艺术分类,诗是时间艺术,画是空间艺术,诗与画作为不同的艺术门类,之间存在着严格的界限,德国莱辛的《拉奥孔》就是论诗画这种关系的经典性美学著作。与西方美学异趣,中国美学不是着眼于诗画的界限,而是侧重于中国诗画的同源、同一关系,其最早的明确表述是苏武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国诗画同源命题包括两方面的理论指向:一是指中国诗画有共同的起源,共同产生和发展的文化哲学背景,二是指有共同的创作基本原则。本文揭示,就第二方面说,中国诗画同源是指中国诗画在创作上存在着共同的基本思维方式,共同的基本结构方式,以及对意境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5.
在满足环境质量要求的前提下,明晰排废者占有、处置和收益使用环境容量资源的权能,即合法的废物排放权(排废权)。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被买进和卖出,以此实现环境容量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废物集中排放控制区域内,排废权交易条件具备、简易可行。盘活集控区的排废权,有利于提高环境资源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废名的小说是在现代性的语境中,从人生的苦难出发,以禅悦之心建构的审美乌托邦文本.他以一种反现代性的姿态,坚持某种非中心式写作.在某种意义上,废名小说也是从死亡中生长出来的文学文本,他从佛陀处借来一面"镜子",把"实在心念化",把世界幻化为梦,以审美的方式完成了对生命悲剧性的超越,为荒谬、虚无的生命赋予一种意义.  相似文献   
7.
8.
1930年代以废名、林庚、朱英诞、卞之琳、何其芳等为代表的北平现代派诗人群对"温李"晚唐诗风进行了集体性讨论与提倡。废名对李商隐无题诗的分析中包涵了其诗歌观念的多个方面,包括倡导浑融自然的诗质,重视含蓄象征手法,重视诗的感觉与幻想,哀伤缠绵的审美需求。卞之琳的《无题》组诗、林庚的多首《无题》继承和发扬了李商隐无题的优良传统,在多方面体现了现代无题与古典无题的深刻联系。无题诗代表了一种对诗歌思想价值和社会功用性的排斥,对含蓄朦胧、晦涩象征的表现手法的推崇。无题诗与情爱主题的天然联系代表了诗人对私人情感、心灵体验和感官直觉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麦家的小说集《天外之音》(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年5月版)中有篇《密码》,提及伪军司令官张一挺的经历,其中这样写道:"张司令……自幼聪慧过人,十八岁便参加乡试,名列第一,是全县有史以来最年少的‘秀才’。这使他的志向变得宏大而高远,但横空而来的辛亥革命打乱了他接通梦想的步伐……"(第138页)张一挺既然乡试考了第一名,应该是举人了,还称他"秀才",无疑不妥。科举制度是隋唐以来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因分科取士而得名。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国特殊的经济制度环境,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廓清了中国劳动力市场所有制分割的三大特征:工资差异、流动障碍及代际传承,揭示了其根源和形成机制。研究认为,劳动力市场的所有制分割根植于国有企业的所有权虚置。虚化的剩余索取权使国有企业经理人的剩余控制权不能得到有效的外部约束,形成迥异于私有企业的特殊工资方程与畸高人力资本回报。同时,内生于国有企业特殊产权属性的"编制"制度阻碍了劳动力优化机制对优胜劣汰这一市场根本准则的执行,使劳动力资源无法在部门之间自由配置。此外,职位稀缺和人力资本的"不可测"在所有权虚置条件下激励了经理人的寻租行为,父辈的就业性质成为决定子女能否获得国有企业"进入许可"的关键,导致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代际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