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砦文化遗存的时间跨度远远超出文献所记禹、启的年代范围,且略早于羿浞代夏的年代。简单地将新砦文化遗存与古代文献所记启居黄台、羿浞代夏等对号入座,未免过于武断。新砦遗址似为夏代早期的一座具有城垣和外壕、城壕、内壕三重防御设施的台城式环壕聚落,目前尚未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其为夏代早期的都邑所在。新砦遗址的政治、军事功能并不显著,新砦古城的防御洪水的意义远远高于军事防御功能。新砦文化遗存所反映王湾三期文化向二里头文化的文化变迁过程中,伴随着军事征服等外力作用下的文化涵化的性质并不明显,和平环境下氏族部落间不同文化相互吸收与借用的性质颇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淮南子》是汉代保存中国古代神话较为完整的一部著作,其中作为书中四大神话之一的"嫦娥奔月"神话一直备受瞩目。而"嫦娥奔月"神话中的"嫦娥"在《淮南子》中是以"姮娥"的称谓出现的,后来才演变为"嫦娥"。在《淮南子》文本基础上,对其中"姮娥奔月"神话进行探究,并对姮娥的身份作出了考释,拟结合《淮南子》中有关文本对姮娥奔月的原因进行解读,分析神话编造者安排姮娥奔月而非奔日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是按照文字特点及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关感的艺术品。羿耿庵作为一位中华书法的传承者,其书法作品形神兼备,尤其在篆书、隶书方面有较高的成就。他不仅在艺术创作观念上推动着书法艺术的发展,其作品本身也拥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是这个时代的经典书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由于羿的名字有夷羿、仁羿、穷羿、后羿之别,其活动时间从五帝时代晚期直到夏代中期,长达数百年,而其行事更是善恶不分,忠奸并容。因为这样的原因,学术史上往往将羿分为几个形象来理解,并认同某些古文献所持态度,把羿当作反面人物来对待。实际上这些都是误解。认识后羿及寒浞的神话传说,至少应该把握三点事实:(一)无论是神性的羿还是人性的羿,无论是族名羿、地名羿、图腾羿,还是酋长羿,实际都是同一个羿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场合的不同表现而已;(二)就有关文献和考古资料可知,以后羿、寒浞为代表的东夷集团曾在中华文明起源及早期发展过程中创造过最先进的文化,东夷民族在当时众多民族部落中是一支实力最强大、影响最深远的民族;(三)战国秦汉文献中,对后羿、寒浞历史形象的批评否定,实际上是在中原文化中心论、夷夏之辨观念影响下,对东夷民族不公正态度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羿神话作为原生神话,在被后人以自己的想象和情绪不断给予增删和改造的流传过程中,其结构模式与精神内涵发生了巨大变化,以至最终停滞、消歇了。然而羿神话本身的衰落并不意味着羿的形象与故事完全消失,而是按照其演变的大致方向转化为历史的或文学的创作素材,在后世的作品中获得了再生。  相似文献   
6.
羿神话是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之一,本身具有丰富而复杂的内容。然而在流传过程中却不断被发展和改造,以至其作为原生神话的结构模式与精神内涵发生了巨大变化,最终衰落了。但是羿的形象与故事却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作为后世文学的结构因素之一种,在大量的文学作品中获得了再生。  相似文献   
7.
羿为太阳神”说的误区有三:一是对神的性质观念模糊;二是对羿的形象穿凿附会;三是与阿波罗相比较,“大男子主义”作怪。这种立论上的缺陷正说明羲和的太阳神地位难以动摇  相似文献   
8.
羿说考异     
文章通过文献的梳理考释,指出羿至少或者说重要的有三位帝喾时羿;尧时羿;夏有穷后羿,并探讨了他们间的联系及易被混淆之原因。  相似文献   
9.
论羿与后羿     
鲁刚 《求是学刊》2003,30(6):119-121
在中国历史上,从先秦到当代,一直都把羿和后羿视为一人,该文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用比较神话学的方法,分析比较了古文献资料,指出羿和后羿应为两人。他们分属于不同的时代。他们有完全不同的历史内涵,不同的品貌和不同的人格。把他们混为一人是一桩错案,是对羿的极大不公,应改正过来,还羿一个清白。  相似文献   
10.
金庸的武侠小说带给我们一个多姿多彩的武侠世界,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为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层次的认识和解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笔者就从远古神话——羿射十日中寻找潜在的民族精神,运用原型批评挖掘金庸小说人物郭靖身上蕴藏着的原型形象,并分析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