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85篇
  免费   568篇
  国内免费   114篇
管理学   2204篇
劳动科学   150篇
民族学   714篇
人才学   599篇
人口学   90篇
丛书文集   4598篇
理论方法论   791篇
综合类   10217篇
社会学   1746篇
统计学   258篇
  2024年   123篇
  2023年   540篇
  2022年   430篇
  2021年   496篇
  2020年   376篇
  2019年   369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269篇
  2016年   375篇
  2015年   633篇
  2014年   1258篇
  2013年   1028篇
  2012年   1231篇
  2011年   1432篇
  2010年   1326篇
  2009年   1377篇
  2008年   1696篇
  2007年   1200篇
  2006年   1061篇
  2005年   1021篇
  2004年   1023篇
  2003年   1007篇
  2002年   820篇
  2001年   705篇
  2000年   585篇
  1999年   282篇
  1998年   158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甫写于唐大历二年(767年)秋天的《登高》诗,虽是其晚年凄凉与孤独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但诗中却充满着令人激动的气势.这种气势不仅源于杜甫对登高文学传统的继承,亦是其晚年面对迁逝之感时昂扬生命意识的展现.除了感时伤事,诗中还深刻蕴含着杜甫晚年的壮阔情怀以及乐观主义精神,这种精神与夔州相对安定的生活有着密切关联,更是其儒家思想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2.
自清代都柳江河道疏浚以来,人群流动日趋频繁,位于都柳江下游的葛亮寨因商业化发展吸引了不少移民经商定居,其中包含了部分由都柳江上游及支流迁徙至此的苗民和侗民,其族群身份与认同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呈现出复杂性与模糊性。文章以葛亮寨的苗侗移民为着眼点,探讨其如何经由对孔明这一形象的演绎重构"村落历史",并透过一系列仪式实践建构和表达"我群"身份认同,进而将文化带入族群问题的讨论,试图说明族群意识的形成既与社会历史过程有关,同时也是文化创造与重构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3.
政府积极与民众进行交流和沟通,找到一个妥善解决问题的方案,方可实现“双赢”。“邻避冲突”的内涵与特征“邻避”(Not In My Backyard,NIMBY)一词起源于西方,是美国学者O’Hare在1977年最先提出的。主要是指社区居民害怕核电站、垃圾处理站等产生的环境风险,反对设置这类公共设施,称之为“邻避设施”(李永展《邻避症候群之解析》,《都市与计划》,1997年第1期)。而因这类设施引发的抗争就演变为“邻避冲突”、“邻避  相似文献   
4.
5.
历史上"中国"一词具有地理的、民族的、文化的、政治的含义,历史上的"中国"认同亦指向这几个维度,它们常常交织混杂在一起,互为因果、密切关联,在历史上因时因地因族而异,在不同情势下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交叠性"。清前期从努尔哈赤到乾隆时期的"中国"意识和"中国"认同在统治者深入思考夷夏问题和正统问题中不断强化,"中国"一词的"国家"内涵日益凸显并逐渐成为清人国家认同的自然符号。清前期的"中国"意识和"中国"认同在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认同形成进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为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做好了历史准备,为中华民族在近代实现整体认同提供了现实可能。  相似文献   
6.
了解城市青年对社会群体间冲突的感知,并找到产生这种冲突意识的根源,对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有重要意义。公平感是影响城市青年社会冲突意识的重要因素,以往学者未关注的信任因素也对冲突意识有显著影响,特别是"政治信任"和"一般人际信任"因子,所以,对政府权威机构的信任和社会一般他人的信任都可以有效降低城市青年社会冲突意识。  相似文献   
7.
8.
美洛杉矶中国留学生群殴案引发媒体广泛关注。这起让人触目惊心的案件发生在介于成年、未成年之间的中国留学生身上,不仅反映出中国留学生对美国法律的无知,更折射出相关当事人缺乏敬畏法律的意识。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当前国内青少年法治意识的培养问题。笔者对这一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对分课堂模式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 它与高校课堂改革目标相一致, 为现阶段高校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带来了更多可能.将对分课堂模式融入高校课堂, 开展教学模式设计和教学模式实践, 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不能仅停留于理论层面, 更应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我国高校大学生必修的一门政治公共理论课,兼具知识教育和价值教育的双重功能。课程理论性强且同现实结合紧密,为了提高课堂实效性,切实增强青年学生的获得感,教师需要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学反思。授课内容要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拓展,进行专题式讲解;教学方法要多样化设计,多种方法综合运用;教学过程要注重反思和总结,逐步充实提高。要多方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潜移默化、不断启发中让学生增长知识,增强能力,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做"强国"一代新青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