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31篇
社会学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赵恒 《阴山学刊》2012,(3):101-106
以文献计量学的相关分析方法为研究的切入点,对国内自传体记忆研究进行多角度的回顾与总结,看到:我国在自传体概括化研究上起步较晚,但在研究者不断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中,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更在研究方法上取得了改进和创新;我国学者在研究探索中逐渐构建起了自传体记忆研究的理论成果与本土的文化、社会实践和工作学习等方面的联系。同时也发现一些在研究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在国内对于自传体记忆的研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2.
赵毅衡 《江海学刊》2019,(2):211-218
  相似文献   
3.
袁仕萍 《劳动世界》2013,(11):246-247
与以往的那些表现女性主义意识、纪实文学不同,张辛欣的自传体小说《我ME》打破了以往比较陈旧单一的经验范式,通过对意象“黑眼珠”、“苹果树”、“虎”的描写串出那个时代发生的重要历史(即体现一种爱国情结)、爱情、婚姻(配偶)这一系列关于家国记忆和个人记忆。  相似文献   
4.
1951年,在新中国,一位放猪娃、童工出身,后入伍的解放军战士,写出一部长篇自传体小说,轰动了全国。  相似文献   
5.
孙冰 《决策探索》2013,(23):82-83
刚刚办过“九十画展”的黄永玉精神依然嬖铄.自传体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的第一部也于今年9月出版。黄永玉既是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承前启后的里程碑和结点式人物,更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关键大师之一。  相似文献   
6.
从《浮生六记》女性的爱、美、聪慧、反叛等同中有异的方面对女性形象加以比较,展示其独特的形象,为人们立体化地分析、理解、欣赏封建时代的女性提供多元的审美视角,进而对其悲剧性命运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哈代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其中大部分是自传性诗篇,记录了他一生中的点点滴滴,从青年时代苦涩的恋爱,到初见埃玛时的欣喜,到埃玛去世后的痛苦回忆,再到经历了人生悲欢之后的超然宁静,字里行间跳跃着他内心的感受,仿佛从他心田里流淌出来的音符。从哈代的自传体诗歌里,不仅可以读到他人生中经历的快乐、愤懑、悲伤和喜悦,而且可以欣赏到他在诗歌上非凡的创作能力和杰出成就。他的诗语言质朴清新,感情真挚深厚,内容与形式及韵律达到了完美结合。这使他成为20世纪初英国诗坛的一名伟大的自传体诗人。  相似文献   
8.
《职业时空》2005,(15):13-13
邰勇夫创作很激情很狂热,能两天两夜不吃不喝不睡觉,写得快意又痛苦。他是国营企业最早一批有大学文凭有工程师职称的推销员,1986年从湖南株洲的一家国营企业走上了这条充满挑战、机遇、新意又险象环生的推销之路。15年的推销生涯,他走遍千山万水,访遍千家万户,尝尽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历经人生坎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推销神话。2001年,他开始推销自己,把他做推销员行万里艰辛路的人生故事写成了一部小说,被160多家中外媒体连载或选载,他因此被誉为“中国最伟大的推销员”。  相似文献   
9.
范劲 《社会科学》2023,(4):76-86
中国现代文学中有无自传体的问题,曾受到德国汉学界的高度重视。这一看似自明的“问题”在德国语境中生成,有赖于一系列系统条件。自传是西方自我文化的一部分,历来承担着主体塑造的功能。生命哲学的历史化立场,打破了人格意识永恒不变的幻觉。思想史家鲍吾刚对中国自传史的梳理,意味着从整体上承认中国人的自我和个体性。中国文学研究者们则通过分析庐隐、萧红、郁达夫等的自传文本,更细腻地对中国作家的自我结构进行加工。系统中多个层面接力合作,将中国文学符号推入自传体的主体性轨道,借此,西方得以通过“自我”媒介和中国展开理性对话,域外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成为世界文化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郁达夫曾用窃贼入阿拉伯宝库来比喻自己欣赏周氏兄弟散文时的沉醉,那是一种单纯的喜悦与本能的激动。读完王波先生的自传体散文《往事悠悠》,我对郁达夫的沉醉心领神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