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58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24篇
社会学   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源 《人才瞭望》2008,(5):86-86
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在他的《自传》中讲过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公司飞速发展的真正源泉在于我们的管理者同我们的员工的良好关系,这是我们公司能够不断在竞争中获胜,甚至获得自己意料之外的成果的唯一原因。”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将是企业员工关系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本杰明·富兰克林自幼浸淫清教思想,笃信德行教化之功。他创立了全面、系统的道德体系,却不愿直面自己的宗教信仰;尽管他对上帝虔诚之至,但却以独特伦理说教代替了宗教教义的直接阐发;他对《圣经》教义缺乏热情,却又处处维护其神圣。文章认为,富兰克林的宗教信仰具有两面性:表面上是个自然神论者,内心却是个虔诚的基督徒。《自传》通过三种叙事策略巧妙回避了这种双重宗教观。这种复杂而矛盾的宗教情结既源于《自传》创作的实际需要,也是其实用主义处事之道的侧面体现。  相似文献   
3.
在口述历史方面,唐德刚先生堪称权威。他这方面的著作主要有《顾维钧回忆录》《李宗仁回忆录》和《胡适口述自传》。可以说,这位哥伦比亚大学的史学家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即从历史亲历者的视角,为读者展示了一幅近现代中国生动而鲜活的画卷,为挽救宝贵的历史资源做出了非凡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几年前,上海市多家媒体报道了一位83岁的老人欧守机将其撰写的自传《上海闺秀——一个妇人的人生自传》作为节日礼物赠送给小辈的消息,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好的反响。人生就是一本教材。欧老太既不是专家学者,也不是社会名流;  相似文献   
5.
自传作品《如果种子不死》是安德烈·纪德力图进行自我形象建构的一次文本尝试。作为20世纪最为复杂的几位法语作家之一,纪德一生伴随着极大的关注与质疑。苦于心灵无人知晓,便将自己的多重个性写进自传,勾勒出成长历程,分析个人复杂思想的成因,试图建构一个大胆反叛宗教伦理道德的同性恋作家形象。然而,这一形象又存在自我矛盾性,文本又表现出深层的自我解构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钟敬文先生对民族文化的基于民间文化的整体把握、对各民族民间文化的关注以及对藏族文化的特殊关注三方面 ,对先生的民族文化学思想进行了初步的梳理 ,揭示出先生建设中华新文化的学术情怀  相似文献   
7.
周庆贺 《南都学坛》2003,23(5):71-73
闭塞的环境,简单、古板的教育,使牧师家庭出身的勃朗特姐妹性格内向;这使她们难以适应社会,生活封闭。经历简单,对人生充满痛感,精神上反叛社会,幻想超现实的自由生活。这些都影响到了她们的小说创作,使其有明显的自传性和强烈的主观化色彩。  相似文献   
8.
马原的《牛鬼蛇神》首先是一部向"先锋"致敬的小说,其次也具有"新自传"小说和"神实主义"小说的因子。中国先锋小说深受域外文学思潮与小说创作的驳杂影响,而"后先锋"小说试图整合民族审美经验和文化传统,走向一条自由创造的文学之路。  相似文献   
9.
《求是学刊》2017,(6):114-120
从文体上看,《五柳先生传》一文是陶渊明模仿正史《后汉书·逸民传》以及嵇康《圣贤高士传》而创作的传赞类文体,不可能是陶渊明的"自传",最多可以看作陶渊明之"自况"。《五柳先生传》中的"五柳先生"是陶渊明主要以扬雄为范本,有意塑造出来的作为自己人生楷模的一个理想人格。由此,海外汉学家基于《五柳先生传》乃陶渊明"自传"前提下得出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由此出发得出的关于中国自传文学特性之研究成果,也有必要做认真的辨析与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个人的和社会的 大多数社会记忆的概念和理论都是在反对将记忆作为个人能力的概念中出现的。事实上,自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以来,西方社会记忆的概念史可被视作在反对个人主义和以自我为中心的理解记忆中发展起来的,这种理解方式自洛克之后就成为思维和个人认同哲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