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通过梳理马克思各个时期理论文本中的生态学思想,本文再现和构建出了马克思生态理论的逻辑结构:"以‘自然概念'为基石性概念和分析的逻辑起点,以人与自然的社会历史关系为逻辑主线,以文化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变革为逻辑主线展开的中介环节的系统架构".  相似文献   
3.
李醒民 《学术界》2007,(2):185-206
自然是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本文探讨了西方自然概念的语源和演化,日本和中国自然概念的嬗变,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自然所具有的某些特性,自然和(自然)科学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著作和近代物理学都是physics,但却是两种有根本区别的研究。自然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不是近代意义上的“科学”。自然哲学较多依赖于一般的经验与观察,而近代科学更多依赖于借助仪器进行的观察和通过实验产生的事实。自然哲学的目的是理解基本事物一现象的所以然,主要通过对自然概念的梳理来理解自然现象;近代意义上的物理学则以建构技术性概念来说明自然现象。自然哲学以形而上学为原理,而物理学则最终要抛弃形而上学。要读懂自然哲学著作,读者需要有良好的思考训练,但无须任何特殊学科的技术准备和专门的数学训练。自然哲学每个体系更多地展现出某个哲学家首创的总体解释,而不在于为这一学科的知识积累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史前文明发展的考察,可以探索中国学术的原始范型和基于此而生成的伦理性学术范型。在总体旨趣上,自然法则与主体意志的互含互成关系是促成中国学术本原范型的文化渊源和依据,在历史从自然走向社会的过程中,这一关系越来越倾向于对社会伦理本质的揭示与描述。伦理性特征作为中国学术本原范型的内在规定,体现为巫与史的融合且互为表里、数与术的结合且互相制约、情与性的交织且互相牵制。这种伦理性特征借助整体性的融合机制,使中国学术在以后的发展中始终持存着自足自成的文化根性和不断趋新的价值生命。  相似文献   
6.
自然概念具有社会性,在阶级社会里自然概念的社会性表现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合法性进行道德辩护.传统社会之所以认为自然具有神圣性,强调敬畏自然,敬畏“天”,背后隐含的则是敬畏封建统治者,敬畏天的儿子——天子;现代性社会之所以对自然进行祛魅,认为自然是纯粹的自然物总和,要求控制自然,支配自然,其背后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人、支配人.我国提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首先对自然概念的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性进行清算,以保证自然概念使用的社会正当性和社会公正性.  相似文献   
7.
8.
在国外毛泽东研究领域,从中国古代哲学的角度探索毛泽东思想渊源的系统研究并不多见.国外学者梁再赫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自然概念和毛泽东思想中的自然概念入手,强调毛泽东的自然概念不是一种单纯的本体论概念,更多的是一种呈现辩证法色彩的概念和体现实践性的概念,并着重对中国古代哲学与毛泽东思想进行纵向比较.深化了学术界关于毛泽东思想渊源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刘为钦先生《“文学是人学”命题之反思》等文章对康德“自然”概念的误解,引用大量第一手资料,进行了多方面的补充和商榷.指出刘文对康德“自然”概念的阐述,没有区分康德在认识论与伦理学、自然科学哲学与道德形而上学两个大领域内对“自然”和“自然规律”问题完全不同的界说,从而将其认为属于“人学”范围的“心灵的自然”即“道德性的自然”仅仅归属于认识论,而脱离了伦理学范围;进而将只适合于认识论的“普遍规律”套用到伦理学领域,形成了对康德“自然”概念的极大误读;最后,对康德关于艺术创造的“另一个自然”的丰富含义作了较深入、全面的探讨和阐发.  相似文献   
10.
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些科学概念来自日常语汇,如力、电、光、运动、生命,有些科学语汇是科学自创的,如离子、夸克。但即使那些来自日常语汇的科学概念,也可能和日常意义大不相同甚至相反,如不可见光、无意识动机、空间弯曲。本文尝试探讨:科学概念与日常概念相比有哪些特点?科学概念和日常概念是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