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协商民主的伦理价值是一个集良善性、合理性和正当性三要素于一体的综合体,协商民主的良善性、合理性和正当性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共同构建了协商民主伦理的价值所在。协商民主的良善性是基础,是目的善和手段善的有机统一;合理性是前提,是实质合理性和形式合理性的有机统一;正当性是保障,是协商民主理念、原则、制度、程序和实践行为的有机统一。从伦理价值角度出发,分析协商民主的良善性、合理性和正当性,廓清协商民主良善性、合理性和正当性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贯通协商民主的基础伦理体系,形成具有前后相继的递进性和逻辑一贯性的协商民主理念和制度。  相似文献   
2.
王晶晶 《社区》2012,(7):64
定义善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个惊人的捐款数字、一次舍身救人的义举、一种经年累月的善行固然值得歌颂,但在此之外,还有一些看起来与美德无关的瞬间——虽然他们可能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人",也没做多大的"好事"。  相似文献   
3.
西方主流哲学长期倡导"道德理性"精神,主张只有理性才能在道德领域内发挥主导性的统辖作用。但深入考察会发现,其倡导者们要么未能说明理性认知如何可能促使人们从事良善利他的德性行为,要么认为理性认知无从把握良善意志而将后者变成了某种非理性的崇信对象,结果反倒遮蔽了良善利他意志在道德领域内原本具有的决定性原点效应,因此在实然性的维度上无法成立。  相似文献   
4.
5.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学者、匈牙利哲学家阿格妮丝·赫勒试图通过对正义观念演变的考察,建构一种能够被人们所共同接受的良善生活来解决正义与道德生活相分离的问题。赫勒所要超越的正义是完备的静态正义和变动不居的动态正义,她将正义置于政治哲学、社会哲学与道德哲学的连接点上,提出了不完备的伦理—政治正义概念,并试图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多元社会通过"彼此互惠的纽带"连接起来,致力于探究一种适应个体化发展的良善生活。正义的终极目标是实现良善生活,而良善生活以生命与自由为最高价值,以价值对话和伦理商谈为正义程序,以感情为人际交往的纽带,以团结为共同体的道德目标。因超越了传统的正义理论,良善生活的建构成为可能,又因良善生活的建构,深化了当代正义理论的伦理意义。  相似文献   
6.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追求的重要目标。课堂活力是师生在有序的教学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良善的发展状态与能力。人们有时把课堂活力形式化地理解为丰富的活动、活跃的气氛、忙碌的状态等外在表现,而真正的课堂活力具有指向师生的良善发展、注重知识的意义建构、根植真实的教学实践、彰显制度的人性关怀的基本特征。培育课堂活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面开放,联通课堂教学内外交流的信息通道;动态迭代,塑造建构与解构交替的课堂耗散结构;反思优化,打造理智与情感交融的人性课堂。  相似文献   
7.
建立于回归之前的港澳政府咨询委员会制度被明定于《基本法》之中,现今已是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的一项法定制度,亦是良善公共治理的重要部分。港澳政府咨询委员会对于在一个复杂多元的社会中协调各界利益和观念冲突起到重要的作用,是一种社会整合机制。当前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的中国,亦存在着多元利益的冲突,港澳政府咨询委员会制度可以成为重要借鉴。建立内地政府咨询委员会制度,使之成为一种大国治理的民主机制,可以促进良善的公共治理。  相似文献   
8.
作为道德哲学家的德沃金主张伦理个人主义,认为最重要的价值是个人主义的价值,即,每一个独立存在的人的命运和尊严.在德沃金看来,个人主义哲学伦理学不涉及某些具体的伦理学观点和实质性道德判断,它探求的是一种对待问题的态度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因此,个人主义哲学伦理学对公民良善生活能够提供巨大解释力,对伦理问题上所存在的困惑和担忧也能做出最恰当的回答,并使公民良善生活在逻辑归属上得以最终完成.  相似文献   
9.
依靠传授师德的传统方式已经无力援救师德滑坡,甚至危及良好师德的生成。教师团体内部因约形成师德规范,即教师专业伦理规范,不仅提供践行师德的标准,而且促使道德义务养成,彰显师德约制失德。教师个人内心的善与外在师德规范的善合一,自觉遵守规则和不断追求人性卓越。教师师德的建设过程起于师德规范制度而终于教师德性,起于教师的个人道德而经过师德,最终上升至教师师德制度。  相似文献   
10.
正义原则、制度安排和良善公民,构成良序社会三位一体的构建方案。通过对制度抽象性、滞后性和工具性缺陷的深刻揭示,更加凸显出良善公民对于构建良序社会的重大意义。正义感和善观念构成了良善公民的基本美德,而良善公民的美德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加以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