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20篇
社会学   2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闻一多先生在《诗的格律》中提出的“三美主张”是他在中国新诗创作上的创新之一。本文试从闻一多诗歌传统物象的纯色之美、自然与现实的色彩对比之美和理想生活中的色彩斑斓之美三方面探讨闻一多先生一生追求的祖国的繁荣昌盛和生命色彩的美。色彩虽有不同,但闻一多先生“美的精神”永恒。  相似文献   
2.
色彩美是散文的审美情趣之一。散文的色彩美对散文来说是很重要的。作家为突出主题、象征事物、烘托意境讲究炼字造句 ,充分调动各种修辞手段来创造散文的色彩美 ,以期达到情与景的统一。创造散文的色彩美要有一定的技巧 ,散文的色彩在散文的色彩美中也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在文学世界中 ,幼儿文学是一块繁茂的园地。本文试图从动态美、音韵美、色彩美三个层面对幼儿文学语言加以探析 ,从而揭示它独具魅力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4.
色彩是十分重要而富有魅力的艺术语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本身的色彩更是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的,那么反映这种现实的文学作品显然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色彩世界。文学作品是用作者用语言描绘的色彩世界,与绘画一样,也追求色彩美。在文学中的色彩语言,不仅可以增加文章的艺术性和美感,更是作者思想和感情的反映。  相似文献   
5.
对于色彩如何生成为色彩美感,中国美学界,尤其是实践美学,多从劳动实践中去探寻答案。色彩美感实是长期的物种进化和人类进化的历史成果。如果承认光波是色彩的原本的物理性质,可以称之为"第一自然性质",那么,人眼所"看见"、所"经验"的色彩已经是"第二自然性质"。这是色彩美色彩美感赖以产生的最起码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6.
“创造”诗派是一个兼具现代主义特色的浪漫主义诗歌流派。属于后期创造社的几位“创造”诗派青年诗人,有着更明显的现代主义倾向。他们的艺术活动,更大规模地综合了不同门类的西方现代文学艺术的交叉影响,在新诗绘画美的表现与追求上,显示了更为鲜明突出的艺术个性。20世纪20年代中期创造社“革命化”以后,“创造”诗派的新诗绘画美又呈现了新的艺术风貌。  相似文献   
7.
“创造”诗派是一个兼具现代主义特色的浪漫主义诗歌流派。属于后期创造社的几位“创造”诗派青年诗人 ,有着更明显的现代主义倾向。他们的艺术活动 ,更大规模地综合了不同门类的西方现代文学艺术的交叉影响 ,在新诗绘画美的表现与追求上 ,显示了更为鲜明突出的艺术个性。 2 0世纪 2 0年代中期创造社“革命化”以后 ,“创造”诗派的新诗绘画美又呈现了新的艺术风貌  相似文献   
8.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城市广场景观色彩美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环境心理学和色彩的分析入手,在探究色彩对人影响的同时,探讨了城市广场景观中美的色彩应具有的特性,并试图将环境心理学应用于城市广场景观各构成要素的色彩设计中,创造城市广场景观色彩美.  相似文献   
9.
针对以往诗歌教学中,过分地强调诗歌的思想性,忽视诗歌作为文学艺术的内在规律的情况,提出了把美育贯穿于诗歌教学中,披文入情,感受情感美;品味意象,感知意境美;低吟浅唱,感受音乐美;析彩现纹,品味色彩美,进而达到美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色彩美是中国古诗的一个重要美学特征。准确把握诗歌色彩美的呈现形式,在翻译过程中采用彰显对比效果、强化净面效果、适当显化隐性色彩和避免文化冲突等翻译策略,是再现原作色彩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