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60篇
  免费   237篇
  国内免费   87篇
管理学   436篇
劳动科学   18篇
民族学   369篇
人才学   56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1492篇
理论方法论   178篇
综合类   3358篇
社会学   190篇
统计学   72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226篇
  2014年   433篇
  2013年   322篇
  2012年   427篇
  2011年   388篇
  2010年   372篇
  2009年   417篇
  2008年   454篇
  2007年   300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248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227篇
  2002年   210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公安学作为国家一级学科,建设已有三年时间,对建设水平进行学理评估研究很有必要。学科建设实践表明,一个学科的发展成熟,与一个个基金项目研究并产生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不无关系。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和国家社科基金数据库中与"公安学"主题相关的180个有效样本为对象,对国家一级学科公安学建设状况进行论证性分析,获得如下结论:国家社科基金对公安学研究项目资助力度空前,普通高校是研究主力军,研究的跨学科性和多学科融合特征明显,大体属于应用对策性研究等。  相似文献   
4.
5.
反思现代性     
欧陆思想界在反思现代性方面的研究兴趣持续不衰。近期出版的有加拿大哲学家查尔斯·泰勒的《现代性之隐忧》(中央编译版),英国社会理论家吉登斯的《现代性的后果》(译林版),英国学者多德的《社会理论与现代性》(社会科学文献版)。泰勒的三个隐忧是个人主义导致意义的丧失,工具理性主导导致目的的晦暗,工业一技术社会的结构对人们的自由选择的限制。对于如何实现现代性的允诺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的西夏公文史来说,不仅要研究其公文种类、载体、组织机构和公文作者,还要研究西夏公文工作制度及公文的文风,只有如此,西夏公文史的构建才能完整地体现在读者面前,主要针对西夏公文制度和公文的文风进行论述,以弥补缺憾。  相似文献   
7.
西夏文书管理制度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夏是以党项羌族为主、建都今宁夏银川市的一个封建王朝 ,在公元 1 0 3 8年正式立国之时 ,西夏统治者依照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制定了适用于本国的法律制度 ,其中文书管理制度是西夏政治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西夏天盛律令》等汉文史籍 ,从西夏文书收发登记勘验制度、传阅签名制度、文书核稿制度、文书安全保密制度、文书清退、销毁、归档制度等方面对西夏文书管理制度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关于加强西部地区民族文献信息化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 ,信息不仅是人类知识的延续与传递 ,也是以知识促进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信息资源将成为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战略资源。民族地区要在开发其他资源的同时实施信息优先发展战略 ,只有信息意识和信息手段的超前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 ,才能追赶国内其他地区 ,才能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的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9.
简述《新华文摘》的学术文献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华文摘》与改革开放同步,以四项基本原则和“双百”方针为办刊宗旨,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新华文摘》融汇了浩大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信息量,具有极高的知识价值;《新华文摘》哺育了一代学人,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新华文摘》摘英撷华,汇集了许多传世之作,具有极高的文献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前半期的中国现代文学中,有不少描写朝鲜人和朝鲜的作品.80年代中期以来,中韩两国学者对这些值得珍视和铭记的作品,已经作了十分有益的研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已有的研究中存在着文献搜集不足和研究视角较狭窄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尽可能全面地收集文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这类作品的文学史意义和思想文化价值,从而使沉睡在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上的这一重要文学现象在新的时代里焕发出应有的光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