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1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98篇
社会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勒维纳斯试图开辟一条通往“绝对的他者”的言路而引马克思为同道,在此所包含的意味,可通过与海德格尔、黑格尔等人的言说间的相互阐释、相互溢出中去体会。事关重要的是,作为马克思哲学起点的“博士论文”并非完全是黑格尔式的,马克思肯定了伊壁鸠鲁所提出的“感性原则”,远离了从“大全”上来考察他人问题的黑格尔思想姿态。  相似文献   
2.
"二战"以后,法国哲学中最为重要的话题之一就是讨论如何建立新的伦理。在此背景下,列维纳斯提出以他者理论来重新认识言说、责任和主体。语言是自我和他者发生关系的主要场所,言说具有前本源性,是接近他者的运动。列维纳斯主张通过所说向言说还原的方式去认识言说的这种前本源性。在言说中,自我被暴露在他者面前,在对他者的回应中形成了责任关系。主体首先作为责任的承担者出现,其不仅要承担起自我的责任,还要承担起对他者的无限责任。这一思想是对近代哲学主体思想的一次批判,也是对伦理思想的一次重大的反思和重建。  相似文献   
3.
王川 《公关世界》2016,(14):76-79
历史和艺术是一对孪生兄妹,它们一起出生,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它们的命运或许就有所改变,并不能一直相伴到老。当我在卢浮宫里看《维纳斯》、在东京看梵高的《向日葵》、在纽约看勃鲁盖尔的《麦收》的时候,就有这样一种感触。面对着这样一些流落于异国他乡的艺术品的时候,人们所关注的往往是艺术本身的价值,次之才关注到这些作品创造者的国籍。由于世界历史的多桀多变,世界地图的轮替更迭,加之世界财富的转移,这些价值连城的艺术品也就不断变换着主人和国籍,不断变换着它们的陈列所,唯一不变的,就是艺术品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声乐演唱的艺术形式和风貌很好的展现了声与情的完美结合,让欣赏者在感受其艺术魅力的过程中,感受到声乐演唱表演所带来的各种动人魅力,本文以《弄臣》中的主人公利哥莱托为例,分析了这位人物声乐演唱中如何表达声调与情感。  相似文献   
5.
学术界至今鲜有人对莎士比亚第一首长诗《维纳斯和阿多尼斯》在中国的翻译情况作充分考证和研究。抗战时期,曹鸿昭的译文注重诗歌的形式艺术和读者的理解程度;建国初期,方平的译文除忠实于原文外,具有浓厚的"战争"和"政治"色彩;20世纪60年代,梁实秋在台湾出版的译文讲求"信息的对等";"文革"结束前后,张若谷的译文在语言显示出典雅的特征;20世纪末期,曹明伦的译文具有整齐和押韵的特点。在纵向梳理该诗翻译历程的同时,重点讨论各单行本的翻译特点和时代特质,横向比较了多种译文的语言艺术特色,由此廓清莎翁第一首长诗在中国的翻译历程。  相似文献   
6.
尤金.奥尼尔的在《悲悼》中成功塑造了莱维尼娅这位悲剧女性形象。本文借助于尼采的悲剧理论,从莱维尼娅身上所体现出的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的冲突,来阐明她悲剧产生的过程,从而分析这一悲剧人物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克服主体性哲学的唯我论,布伯提出了对称的主体间性。但列维纳斯批判布伯对称的主体间性仍不足以避免唯我论,消解同一的暴力,且过于理想主义。列维纳斯主张,只有坚持非对称的我与他者的关系,才能彻底走出自我中心主义,实现为他人的伦理。列维纳斯对布伯的批判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再批判。  相似文献   
8.
<三国志演义>心理战术描写特征的成因大致有三:其一,社会现实、个人遭际对作家创作心态和价值趋向的影响;其二,文学传统及文人忧患意识对作家关注焦点的影响;其三,读者的审美趣味、接受心理与作家审美理想的同构.  相似文献   
9.
存在就是此在,此在就是现在,现在就是共在,而且这种“置放”无人称的“我”,永远也无法偿清对“他者”的债务.因为这债务是原初性的,“他者”比“我”更早到场,始源就是他者.存在之中有存在者,这是比存在论更古老的伦理学.今天的世界需要它.  相似文献   
10.
儒家行恕的路径是以心度心。度由己出,度的对象是别人,度的方法是通过心、经由情而进行自己与他人之间的类推、比照。孔子之后,后世儒家一直试图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提升为一种具有绝对普适性的黄金价值,但如何及时清除自我对他人的暴力与强权,则又成为一大非常重要的伦理问题。尼采严厉指出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所隐含的"人对别人的行为都能够获得同等的回报"的虚妄预设,人与人之间并没有"行为等值性"。而在莱维纳斯看来,自我意识总把自己确定为一种具有无限包容性的绝对性存在。人心的"自律"倾向在主观上已经把他者看作是一种必须予以整合和消除的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