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街头营生     
我从2010年开始关注这个群体,2011年跟他们熟络,慢慢走近并拍摄他们。他们绝大多数都来自异乡,因为各种原因来到了这座小城市(小兵张嘎的故乡——美丽的白洋淀边任丘市),开始在这里的"街头营生",这是一项艰苦的职业,有些人一干就是10几年了,有些人熬不住,已经准备回老家,再也不回来了。这组照片的主人公是两年来认识的20多位小商贩的代表。最早的拍摄于201 1年2月26日,最新的一张摄于2012年7月26日,时间跨度一年零5个月。很多城市对于街头摆摊的行为限制很严,导致这一人群往往是"打游击",而且不长久,很快就另谋生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曾撰文《体育之研究》,形成了他早期的体育观。认为体育有“营生”、“卫国”之功能,强调体育锻炼的意志至上,提倡“三育并重”与“身心并完”。他并身身体力行,对中华民族的体育发展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营生方式的角度,探讨清代晋北地区农地利用的区域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区域间作物种植的不同,还体现在区域内各种农地利用方式的差异以及民众营生方式的多样性.文章认为清代晋北地区环境因素对于农业生产制约性较大,但同时民众能够较为理性地选择生存方式,并能适时调整行为,适应环境变化.营生方式的选择反映了清代晋北地区的人地关系.  相似文献   
4.
家乡的山上有很多松树,割松脂成了家家户户必做的营生。那天天刚亮,我就跟随三叔去山中割松脂。翻过两座大山,来到三叔承包的山林,只见他拿起一把弯弯的割脂刀,在松树前,微微弯腰用力割了一刀,刀下飞出一片十多厘米长的狭长木皮。5分钟后,松树的伤口极慢极慢地渗出了松脂,二十多分钟后,才形成第一滴透明的脂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数字技术带来了人的数字化生存,接入数字平台已经成为一种生活常态。不可否认,数字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影响,虽然数字化生存的发展是当下的趋势,但并不是唯一的生存方式。对于50后、60后县域手艺人,数字平台的发展并没有吸引他们的加入,而是以主动放弃的方式上演了一种活在系统之外的另类生存方式。研究从县域手艺人的生命历程出发,采用了生活史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的方法,尝试提出“非数字化营生”这一概念来理解县域手艺人的日常生活实践。研究发现,理发作为一项手艺活,必须依靠线下的操作才能完成,接入数字平台虽然会收获一定的曝光率,但是县域传统手艺人对数字平台的介入仍采取拒绝接入的态度,这当中不仅有个体社会资本和手艺资本的助推,还有县域环境以及人口结构特征的影响。因此,县域“非数字化营生”的出现是手艺人凭借社会资本和手艺资本对抗数字资本的景观,但是,这种营生方式最终会随着世代的发展以及数字化技术对于消费惯习的重塑而退场。  相似文献   
6.
<史记>"禹兴于西羌"的记载,是华、戎和欢的体现,其纽带来自相互联姻.姬、姜族群迭世婚媾,促进各族走向融合.使传承炎、黄的华夏族顺利形成.禹所处的时代是洪灾水惠,这对他是严峻的考验.禹总结前人经验教训,采疏导治水方针,终于完成排洪除患的艰巨任务.禹在治水实践中,因顺自然地势,导江导山,分杀水势,分疏洪流.其科学求实和人文关爱精神是今日的宝贵财富,值得记取和借鉴.禹入主大统所行政策,关注民众生计,因地制宜,发展生产,使华夏大地重展新颜.民众走向康乐,继而兴学倡教,开我国学校教育之初曙.总之,禹、羌合流所形成的文化.确已造福万民,光照千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