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0篇
社会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顺应20世纪40年代对美学合学科规律性与 合革命目的性相统一的历史性需要,蔡仪美学观 表现出“学科的自觉”意识。一方面它坚持以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作为哲学基础和理论原则, 纵贯从文艺本质到文艺典型再到现实主义创作观的整个体系,表现出合规律性的美学建构意 识;而另一方面则以合革命目的性为指归,因强调唯物主义──现实主义的绝对正确性而陷 入了机械唯物论的窠臼,使“真理”接近了“谬误”。  相似文献   
2.
美学、文艺学是以哲学思想为根基建立起来的,它们离不开哲学本体论。唯物辩证法本体论,是与认识论相对而言的对应的基本理论,不能将两者隔绝和对立。以主体论替代本体论,必然造成理论上的严重混乱。要分清唯物辩证法“认识论的实践”和唯心主义的、旧唯物主义的“本体论实践”概念的原则区别。蔡仪作为著名美学家,他的“典型论”对推进和发展唯物辩证法本体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浩望 《老年人》2004,(4):38-38
蔡仪,湖南攸县人,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家。他一生崇尚完美,追求完美,有着许多的趣闻轶事。这里只说他在河南为农村娃狗蛋剪辫子的一个故事。“文革”期间,林彪的“1号通令”实际上是一个把知识分子赶出北京的通牒。蔡仪所在的中科院文学研究所,专家学者云集,他们被指派下放到河南省息县劳动。息县地势低洼,是淮河平原的锅底,洪涝灾害频发,这正好用来改造他们,使他们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蔡仪被分配在伙房烧大灶兼烧开水。他为人认真,做事也认真,是个好伙夫,每天都用笔记本记量烧煤的数目。他烧的炉子,不但能保证饮用水,而且热水供应也很…  相似文献   
4.
文章第一部分以美学家蔡仪的学术思想活动为线索回顾了当代美学各派争论的有关情况;第二部分从历史大视野分析了美学的现状并展望着未来。美学从上一世纪“定义的时代”走出到当前,从中国到世界,正在进入一个全球性的新时代。从古典到现代和后现代最后走出后现代的历程。因此它面临着多重转向的问题。最值得注意的是:(1)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的转向;(2)以“单子”化个人自我为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绿色转向;(3)以社会批判及弱势群体关注为核心的文化转向;(4)以大同世界为终极目标的全球主义转向。   相似文献   
5.
蔡仪美学的当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学界对20世纪中国美学的反思,过于看重它们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而忽视了这些理论的现实价值。事实上,20世纪中国美学有很多富有创造性的论述,对于当前的美学研究极具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蔡仪美学所具有的当代价值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蔡仪美学作为美论的客观派曾遭到主流美学的批判与排斥,但是,蔡仪美学关于“美在典型”的论说、自然美的理论,以及用“美的观念”解释美感、审美个性差异、艺术中的雅与俗、艺术创作、艺术欣赏及艺术创新等问题,对今天开拓与深化美学研究具有独特的意义。可以肯定地说,如果缺乏蔡仪美学这一研究视角,中国现当代美学就缺少了一个必要的逻辑环节。  相似文献   
6.
形象思维论是新时期美学、文艺理论得以确立的理论基石,但至今在理论逻辑上仍尚待深入。以蔡仪为代表的形象思维论在立论起点、建构方式和对相关理论的批驳等方面都缺乏理论依据。形象思维论应遵循科学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建立初期,蔡仪的美学思想在强化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历史氛围中受到吕荧的批评:蔡仪的美学体系是在唯物论的前提下发展了唯心论的美学理论。蔡仪在此后批判胡适、胡风的运动中,向毛泽东文艺思想靠拢,在运用意识形态话语的同时从所谓唯物主义的角度批判胡适、胡风的唯心主义理论,初步扭转了理论困局。美学大讨论中,蔡仪一方面批评自己美学思想的形式主义、唯心主义倾向,另一方面却在坚持美的物性客观说、客观形象说和美的种类说等自己的基本美学理论的基础上批判他人美学思想为唯心主义,使其成为当代中国美学流派之一家。在《文学概论》的编撰中,蔡仪与周扬在美学观、艺术观上高度一致,并在周扬的左右下进一步疏离文艺的上层建筑性质,将具有浓厚形式主义色彩的形象客观性的美学思想借助《文学概论》成为中国当代美学之主流。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典型和美的规律的理论,照亮了蔡仪先生的美学之路。典型的规律和美的规律的统一构成蔡仪美学思想的理论基石。在艺术美与文学美的创造中,特别是在叙事文学与造型艺术美的创造中,典型的规律与美的规律的统一是具有真理性的。由于在自然与社会中的典型事物是多种多样的,美的规律又是发展的,多层次的,具有时间、地域和性质的区别,因此在客观现实中,美的事物的典型是美的,但丑的、恶的、假的事物的典型,则不能说是美的,典型的规律与美的规律又有其不同一的一面。蔡仪先生美学思想的批判精神和从客观现实出发的方法论原则,自有其现实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9.
潘熹 《社科纵横》2008,23(5):111-113
虽然从当下的文学理论高度去审视<文学概论>.它的诸多失误和缺陷是无法掩饰的,但毫无疑问,<文学概论>代表了新中国前30年文学理论建设的最高水平.作为那个时代的经典范式,它在取镜西方加以超越的基础上,通过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演绎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中国化文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美学、文艺学是以哲学思想为根基建立起来的,它们离不开哲学本体论.唯物辩证法本体论,是与认识论相对而言的对应的基本理论,不能将两者隔绝和对立.以主体论替代本体论,必然造成理论上的严重混乱.要分清唯物辩证法"认识论的实践"和唯心主义的、旧唯物主义的"本体论实践"概念的原则区别.蔡仪是我国老一辈著名美学家,他的"典型论"对丰富和发展唯物辩证法本体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