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15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刘尽尧课题组在国际期刊《自然·通讯》上在线发表关于隐形细菌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一种“细菌隐身术”策略,利用穿上血细胞的细胞膜外衣的细菌单次注射,实现了单次注射对肿瘤长达12天的精准成像。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三角帆蚌血细胞进行电镜观察,并根据形态特征将其血细胞分为三种类型,即无颗粒细胞、小颗粒细胞和大颗粒细胞.这三种血细胞不但各有其功能,而且能协同作用担当起机体的免疫防御反应.  相似文献   
3.
凌医生 《家庭科技》2014,(11):37-37
一岁l半的孙女是家人的掌上明珠,有一次孙女发烧,我们把以前备的药拿出来给她服用。平时用药立竿见影,但是这次服用3天都没有退烧,而且出现全身皮疹、眼睑水肿、鼻塞等症状,晚上睡觉有鼾声。我们赶紧把她送去医院,医生诊断为EB病毒感染后继发嗜血细胞综合征。  相似文献   
4.
由各种形态学检验、理化检验等组成的临床检验学中存在着许多具有模糊性的概念(模糊现象)。对教学中的这些模糊概念和现象都可以用模糊数学(FUZZY)理论和方法去阐明问题的实质和提出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学习中的问题的方法。本文就临床检验学实践教学中的模糊现象和模糊数学的应用进行讨论和说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静脉血与指血的血细胞检查结果有无差异.方法:作者对门诊81例患者、50例体检学生的静脉血与指血,在经过校准的血细胞分析仪上进行测定,对18项血细胞参数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6.
病菌和外来异物入侵时,对虾血细胞在吞噬过程中存在利用活性氧杀菌防御机制。对中国对虾血细胞体外吞噬现象进行观察,利用化学发光法和NBT法检测血细胞体外吞噬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以研究不同浓度壳寡糖对活性氧作用的影响。结果发现,对虾的血细胞在体外具有一定的吞噬能力,吞噬率为42.7%±0.80%;吞噬指数为1.34±0.11;随着加入壳寡糖浓度的提高,化学发光法和NBT法检测数值具有相同的趋势,其中1.0mg/L,5.0mg/L以及10mg/L壳寡糖对活性氧的产生具有明显的增强效果(P<0.05)。结果表明,采用的化学发光法与NBT法可以检测出血细胞吞噬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并证实壳寡糖对对虾的血细胞产生的活性氧有不同程度的诱导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7.
乌龟外周血细胞在光镜和扫描电镜下的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乌龟血细胞的形态结构 ,血涂片经过染色 ,可鉴定出红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血栓细胞等七种细胞 ;还见到未成熟的和正在分裂的红细胞 ,提示红细胞也可在血液中通过间接分裂产生 .在扫描电镜下 ,红细胞长椭圆形 ,表面光滑 ,无突起 ;而各种白细胞为圆形 ,细胞表面不平 ,具有各种突起 ,提示白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吞噬能力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大菱鲆血细胞的类型、形态以及血液生理学指标.大菱鲆的血细胞可区分为红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血栓细胞5种类型,没有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在白细胞中,血栓细胞和小淋巴细胞较小,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较大.血细胞计数测得红细胞密度为(2.73±0.22)×106个/mm3,白细胞密度为(1.79±0.25)×104个/mm3.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血栓细胞在白细胞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4.72±6.26)%,(5.26±1.95)%,(13.45±3.31)%和(56.60±9.52)%.血红蛋白含量为(6.63±0.58)g/100mL,红细胞渗透脆性为(0.38±0.04)%NaCl,凝血时间为(80±12)s.  相似文献   
9.
血细胞分析系统成套设备作为预防、诊断疾病及肿瘤等有效技术手段。准确一致的诊断结果是所有医疗活动的核心。因此,临床使用血液细胞分析仪时,需要进行室间、室内质量控制,通过全血质控物来确认仪器的各项测定参数是否偏倚,以监控其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但全血质控物为血液制品,因此血液中细胞成分不易稳定。使得在实际应用中并不能起到质量监控作用。笔者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发现:除了在制备质控物的过程中加入适量的营养物质,以延长质控物的保存期限外,在质控物中添加适量的化学试剂-醛类物质,选择恰当浓度及最佳醛化条件来处理全血细胞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所在。本试验选用与新鲜血液比例不同的醛化剂混合液,对全血细胞进行醛化,加入一定量的细胞保存液后,置于37℃条件下保存,通过观察得出结论:从性能稳定与成本角度、安全角度综合考虑,醛化试剂与新鲜血液采用我们优选的比例时,在37℃条件下,各参数可以稳定较长时间,这足以满足产业与临床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进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高职生课程改革,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2007年实习返校生进行了调查,以全面了解医院检验科血液、体液中形态学运用情况。结果表明,医院检验科血液、体液中细胞形态的观察用途非常广泛,是一线检验人员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技能,也是高职医学检验技术教学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