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30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3篇
社会学   1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据4月8日《楚天快报》报道,襄阳市人民路小学六年级二班学生们的作文,让语文老师高华云犯了愁,不知如何评判。作文题为"我的理想",可大家的理想不再"高大上",变成了"美食家""吃货",有的甚至想当"土豪"。如果时间往回二十年,面对"我的理想"这样的问题,孩子们给出的答案往往是  相似文献   
2.
陈玥  程林 《职业》2016,(10):61-61
又见一年春来到,煦风送得岗位至。2016年2月18日,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春风行动”暨“精准扶贫,就业帮扶”首场大型招聘会在谷城县人力资源市场隆重举行,作为猴年新春第一场大型招聘会,现场人气爆棚,呈现出供需两旺的喜人景象。据统计,现场78家县内外知名企业,提供岗位3609个,6000余名求职者进场,求职登记2497人,签订意向性协议1277人。  相似文献   
3.
2016年5月11日,湖北武陵山片区建设暨"616"对口支援工程工作联络员研讨班在恩施州开班.国家民委驻武陵山片区联络员,湖北省"616"对口支援工程牵头单位和武汉、襄阳等9个对口支援市联络员,恩施州民宗委、武陵山片区及民族地区11县(市)武陵山办联络员,省卫计委、省扶贫办相关负责人等50余人参加培训班.  相似文献   
4.
正是关公威名正盛之际,吕蒙建议孙权与曹操争夺徐州,自己愿意率兵与关羽对战,攻取荆州。吕蒙辞了孙权,回到陆口,早有探马来报:荆州沿河上下,或二十里,或三十里,高处皆有烽火台,关羽打襄阳时,对荆州防务不敢松懈。  相似文献   
5.
<正>我一生遇到过不少党政领导同志,有的——我给他当秘书;有的——我为他办各种具体事;有的——则慢慢从上下级关系变成了无话不谈的、袒开心怀的忘年交。加凡同志属于后者。  相似文献   
6.
我一生都记得他给我讲的那句话1958年春,我第一次见到汉民同志,不是在中共襄阳地委会,而是在中共谷城县委会。他那时是谷城县委第一书记,我却是襄阳农校的穷教员。我们怎么有缘相识呢?因那年初,我的一篇反映农村治山、治水的报告文学《典型报告》在《长江文艺》上发表,没想到这作品被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看中,他们派来责任编辑杜边同志,催促我尽快把它改编成故事片。  相似文献   
7.
张晓刚 《南都学坛》2004,24(1):15-19
关于诸葛草庐所在地的争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西晋时期未有人对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提出疑问。东晋南北朝时期有人称襄阳隆中有诸葛亮"故宅"、隆中隶属南阳郡邓县、隆中即为躬耕地,但因与古代文献中对秦汉时期南阳郡与南郡之间界标的记载相左,不能使人信服。唐宋时期南阳诸葛庐、南阳诸葛亮名扬天下,大量文献记载诸葛亮躬耕受三顾于南阳。元明时期官修史书持南阳说。清代对诸葛草庐所在地众说纷纭。民国时期南襄两说并存。20世纪80年代末因发行"三顾茅庐"邮票而引发了一场波及全国、旷日持久的争论。"教科书事件"使草庐之争再度升温。  相似文献   
8.
佚名 《阅读与作文》2007,(10):14-18
诸葛亮躬耕何处:后人将《出师表》中“躬耕于南阳”一语,坐实为诸葛亮躬耕于今天的南阳市,使原本清楚的诸葛亮的躬耕地被弄得混淆不清。长期以来,关于诸葛亮的躬耕地一直有“襄阳说”和“南阳说”两种说法。”襄阳说”认为是在襄阳西南的隆中,也就是今天湖北省襄樊市城西的古隆中:“南阳说”认为是在南阳的卧龙冈,也就是今天河南省南阳市西郊的卧龙冈。  相似文献   
9.
眉萱  王伟 《决策探索》2011,(18):76-76
9月5日~6日,第三次全国煤炭企业党委书记经验交流会在湖北襄阳召开,河南煤化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陈祥恩被授予“全国煤炭企业优秀党委书记”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0.
习凿齿及其杂传创作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习凿齿是东晋著名文人,《晋书》卷八二有传,然《晋书》本传所载,止于生平大略,且多语焉不详,关于其生平行事的诸多问题,有待厘清。本文摭拾其相关史料,对其生平行迹著述等略加爬梳考订,并对其杂传《襄阳耆旧记》的小说品格略加阐释,管窥汉魏六朝时期“郡国之书”的普遍小说化倾向及其小说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